人教2011课标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第13课 回家的路》_0

《回家的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过程与方法: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将从学校到家的路线交代清楚。

教学难点:能把这条路线上的你所熟悉的建筑或场所等表现出来。 三、教学策略

本课引导学生学习示意图、地图、旅游图等的看图方法,了解相关知识,并能根据示意图、地图、旅游图等的绘制方法,清晰明白地画出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使学生养成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和动手绘画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绘画方法,大胆、自由地表达回家路上的人、景、 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正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鼓励学生创作的画面要大胆、自由、生动,富于创造力,能够画出一路上标志性的建筑、景、物等。

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学习怎样看图──回忆自己回家的路──学习简单的绘制方法──欣赏教师、学生创作的路线图──创作绘画──展示评价。

四、教学过程

设计目的和说明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 1.同学们,如果有朋友想到你家去做客,但是 他不知道怎么走,你应该怎么给他介绍你家的地创设情境导入,址呢? 启发学生进行激趣导入 2.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思考,从而引入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新课。 路吗? 3.出示课题《回家的路》。 1、教师提问: 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是什么 路呢? 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哪些路段? 这一环节促进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进2.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一步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思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等。 考、探究。 交流讨论 请你说说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道路、建筑、数木或植物的特点。 教师小结: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 3.教师提问:那么如果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 1.教师播放课件,讲解地图的相关知识。 地图的起源,有人推测比文字的起源还要早。因为原始地图跟图画一样,把山川、道路、树木如实地画出来,是远古人类外出狩猎和劳作的指交流探究 南。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西晋时,中国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地图专家裴秀。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18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 通过交流探究,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的绘制方法,从而知道 线路图的绘制方法。 现在人们对地图下了更准确的定义:地图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采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综合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图形。 现代社会中,地图的种类更加丰富,地图的使用也日益普遍。我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地图。除了常见的纸质地图、特型地图(如塑料立体地图、地球仪等),还有电子地图、多媒体地图、网络地图等。 每一幅地图都包含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利用点、线、面的组合,可以形象地表示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城镇等有形事物,也可以表示境界、经纬线、等温线等无形现象。对这些点、线、面组成的符号的解释就是图例。符号系统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独有的语言。用地图语言表示地理事物,比其他语言、文字、电码等更直观。 2.教师提问学生:你会看地图吗?地图是怎样给人们指路的? 3.参照本地的交通图,找一找“我们的”学校在地图上所处的位置。 4.请一位学生描述一下从学校回家的线路,要求把转弯的地方(特别是三岔口、十字路口)描述得详细一些,教师要提醒他向大家介绍那些标志性的建筑或物体。 5.观察教材上的学生作品及交通或旅游地图,讨论:我们要表现的从学校到家的线路图与交通图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然后交流。 6.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回家路上经过了哪些场所(市场、超市、饭店),可以把它作为有代表性的建筑画在回家路上作为景物,还可以想一想从学校到你家你需要经过几个拐弯,几个十字路口等,把这个线路在平面上表现出来。 1.教师演示简单的绘制方法: 教师演示简单的方法,使学生(1)首先确定我们要画的线路是从学校到家的更好地掌握回演示方法 过程。 家的路几种不同的绘制方法。 (2)其次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