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保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保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玉兰 黄江英 罗金珠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2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保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及LVES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影响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072-03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指心肌功能长期处于低下状态,导致心室泵血、充盈功能低下及心肌结构重构等病理状态,临床治疗不仅要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最为关键的是要逆转心肌重构,以延缓和降低患者死亡率[1]。但患者不良情绪、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等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众多,为此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中,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8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其中男62例,女27例,年龄53~78岁,参考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所有患者心功能等级均在Ⅱ~Ⅳ级,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8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48例,男33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2±2.6)岁,病程2~13年,平均(8.4±1.5)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23例,Ⅳ级7例;心脏基础病:冠心病13例,高血压心脏病21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对照组41例,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53.6±2.9)岁,病程3~11年,平均(7.9±1.7)年,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5例,Ⅲ级20例,Ⅳ级6例;心脏基础病:冠心病11例,高血压心脏病19例,扩张性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出院时进行基础的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及健康宣教[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包括:(1)信息延续,出院前为每位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卡,护理人员定期了解患者的病情信息,并将收集的信息记录入档案卡中,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主治医生[3-5]。自我护理指导,根据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病情严重程度等,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自我护理计划,教授患者学会监测心功能指标、饮食情况、心理状态等指标,进而正确、连续、统一管理好自身健康状况[6-7]。(2)心理护理,出院前教授患者心理疏导方法,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亦可采用电话随访、登门拜访等方式,定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分析患者负面情绪的来源,有针对性地介入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8-9]。(3)行为干预,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控制,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量补充纤维素和维生素,要求患者出院后适量运动、戒烟戒酒,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运动,在保证一定运动量的基础上,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劳累和不适,期间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反馈,指导患者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10]。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及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具体检测方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11]。分别于护理前后检测患者心功能指标,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12]。自我管理行为采用EHFSCB-9量表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每日测量体重、气促加重时就诊、体重加重时就诊、限制液体摄入量、低盐饮食、按照医嘱服药、感到疲劳时就诊、下肢肿胀加重时就诊、规律运动锻炼,各评价指标按照从不、有时、经常和总是分别计1~4分,各项指标评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行为越佳[13]。生活质量采用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体力限制,各维度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佳[14]。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MWD)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指标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LVEF、LVEDD及LVESD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及生活质量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观察组EHFSCB-9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MLHF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

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为2.1%(1/48),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21.9%(9/4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该病不仅病程长、反复发作,而且具有死亡率高、预后差等特点,患者为此要承受多年的病痛折磨,这对患者自身生活质量及家庭均造成严重影响[1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仅要给予积极的临床治疗,还应介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但传统护理模式无法解决院外医护不足的问题,将医护服务延伸至家庭和社区则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这也是现代医疗服务的发展方向[16]。本文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检测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亦优于对照组,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解决院外医护不足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登群.持续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7):98-99.

[2]潘洁,刘艳梅.舒适护理干顶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7):157-160.

[3]席丽霞.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内科,2016,11(2):313-315.

[4]刘银.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4):32-33.

[5]肖万玲,易云兰.延伸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3):68-69.

[6]刘红梅,刘晓梅,王小娟,等.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4):749-75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