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四校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

解析)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银行信贷依然快速增长的前提下,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只能是 。因为充盈的流动性正继续吹大楼价泡沫,开发商依然可以从银行那里源源不断地获取资金,这使得他们并无 的资金链压力,从而也就有 的资源长久与中央政府耗下去。因此,一道道“限购令”,充其量只是延后了房价的进一步上涨而已。 A. 扬汤止沸 迫不及待 充沛 C. 推波助澜 迫在眉睫 充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推波助澜”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第一空形容现行的楼市调控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用“扬汤止沸”。“迫不及待”形容心情急切。“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第二空形容开发商没有急迫的资金链的压力,应该用“迫在眉睫”。“充沛”充足而旺盛。“充足”富足的,足够的。第三空形容足够的资源,应该是“充足”。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比如题中“推波助澜”不合语境。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语句描写的内容与使用场合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①音乐室:阳春白雪虽然和寡,流水高山但觅知音 ②科技馆:究古今往事之踪迹,昭人类社会之兴衰 ③书画室:心驰山水一窗闲情,笔走龙蛇满室墨香。

- 1 -

B. 扬汤止沸 迫在眉睫 充足 D. 推波助澜 迫不及待 充沛

④档案室:纳百川之流成大海,通千古之典显文才 ⑤实验室:纸上得来始终觉浅,绝知此事定要躬行。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阳春白雪”“流水高山”都是乐曲名,由此可知①恰当。由“古今往事”“人类社会之兴衰”可知,②应描写的是阅览室,而不是科技馆。有“山水”,符合画的特点;“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据此可知③恰当。“纳百川”说明容纳的内容多,“千古之典”说明知识丰富,故④应是描写的是阅览室。“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符合实验室的特点,故⑤正确。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一句是

A. 我们公司在投资界的口碑很好,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垂询,我们定会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包您满意。

B. 在晨光出版社刚刚寄来的样书中,我清楚地看到扉页上印着几位编者的姓名,赵刚的名字居然也忝列其中。

C. 他爱好广泛,尤其在文学方面表现特别突出,曾获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征文大赛一等奖,希望您能慧眼识金。

D. 李院长,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院实习一事,因我有急事而恳请改期,具体时间再商定吧。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A项“鼎力”是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B项“忝列其中”是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用在这里谦敬失当。 D项“光临”是敬辞,应改为“到”或“去”。故选C。

的【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 2 -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4.根据诗中人物形象,下列诗句分类恰当的一项是 甲、迁客逐臣 乙、游子思妇 丙、戍卒征夫 ①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②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③解识行人今古恨,路边惟有短长亭 ④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⑤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 ⑥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A. 甲:①④ 乙:③⑤ 丙:②⑥ C. 甲:③④ 乙:②⑤ 丙:①⑥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考生需要理解诗歌含义、诗歌相关背景才能准确判断出答案。①出自柳宗元的《别舍弟宗一》,属于甲、迁客逐臣;②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③选自宋代何应龙的《行人》,属于乙、游子思归;④选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从诗中“岭南”便可得知作者被贬谪,属于甲、迁客逐臣;⑤选自无名氏的《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从诗中“无消息”可以判断出该诗为思妇诗,属于乙、游子思妇;⑥选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属于丙、戍族征夫。所以甲:①④,乙:③⑤,丙:②⑥。故选A。

。B. 甲:①⑥ 乙:③④ 丙:②⑤ D. 甲:③⑥ 乙:②④ 丙:①⑤

- 3 -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 ,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 ,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感统一。 ,所以又称之为“中和”, 。 ,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①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 ②“中”,恰当之谓也 ③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的对立统一 ④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 ⑤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 A. ③④⑤②① ③⑤①②④ 【答案】D 【解析】

(③句的“和谐不是”与上文句尾“和谐”相接。⑤句中的“不强调”与下句“强调”衔接。只有④句能引出文段末句“孔子”例;由此推出前后衔接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⑤①②④。)

6.对下面这则小故事的寓意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渐渐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A. 老人的智慧是孩子的宝贵财富。 B. 换一个角度,也许你就看到了希望。 C. 人生的遭际往往能决定人的心情好坏。 D. 对待身边的人和物,要心怀悲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D选项只是摘取了故事的局部内容进行概括,未能整体把握。这则材料通过故事讲述道理。老人用自己的智慧使小女孩改变了心情,据此可知A项正确。老人的话一方面指出小女孩某方面的错误,另一方面更是传达一种道理,“从一个窗户到另一个窗户”实际所谈的就是视角的转换,即面对问题时的正确做法是应该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所以B项正确。小孩看到不同的景象心情不一样,据此可知C项正确。

- 4 -

B. ④①②③⑤ C. ④⑤③②① D.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

②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①。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

③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旱,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书奏,引见德阳殿,使中常侍以琼奏书属主者施行。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作者七人:语出《论语》,指七位避世的隐者。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乃以书逆遗之曰 逆:迎接 .C. 争议朝堂,莫能抗夺 夺:争夺 .

B. 愿先生弘此远谟 愿:希望 .D. 如有不移,示以好恶 移:改悔 .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固写信给黄琼,批评巢父、许由那样的隐士,认为有志之士应当积极参政,救助百姓,施展自己的才智。

B. 李固认为,从近来国家召请的人士看,他们的功业都没有什么可称道的,所以一般人就认为所谓处士纯粹是一帮欺世盗名之徒。

C. 黄琼跟随父亲在官府时,了解官府办公的准则与惯例,一上任便对官府运作驾轻就熟,议

- 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