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测试题

0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预测试卷(5)

一、单选题 (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 )是指在生产要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向。 A.集约增长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C.粗放型增长

D。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标准答案: a

2、 由于经济中结构性因素例如产业结构变化,产业开放造成的失业称为( )。 A.季节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标准答案: c

3、 市场经济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基本的企业制度( )。 A。业主制 B.个体制 C。合伙制 D.公司制 标准答案: b

4、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的居民个人收入。 A,初次分配中形成 B,按生产要素分配 C,经过再分配之后 D,用于个人消费 标准答案: c

解析:本题为2004年试题。 5、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各地区经济的同步增长 B,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C,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技术进步

D,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 标准答案: d

解析:本题为2004年试题。

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指( )。 A.我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

B.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 C.任何国家都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需要经历的阶段

标准答案: b7、 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 )。 A.正外部性 B.负外部性 C.外部经济 D.外部影响 标准答案: b 解析:本题是一个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并不为此进行相应的赔偿,那么这种活动所导致的外部影响就是负外部性。

8、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 )。 A.股份制

B。现代企业制度 C。法人制 D.公司制

标准答案: b

9、 ( )原则本质上意味着一成员应平等地对待其他成员,在不同的成员之间实施非歧视性待遇。

A.国民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透明度 D.公平竞争 标准答案: b

10、 ()原则本质上意味着一成员应平等地对待外国的产品和服务等,在出口成员和进口成员之间实施非歧视待遇。 A.国民待遇 B.最惠国待遇 C。透明度 D.公平竞争 标准答案: a

11、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 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 B.劳动具有谋生的性质 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D.生产力水平低下,发展不平衡 标准答案: c 解析: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物质条件是相对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劳动的谋生性质。 12、 对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或调节的最重要的主体是( )。 A. 政府 B.集体组织 C.社会团体 D. 国有企业

标准答案: a

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应主要在宏观领域发挥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 13、 税收公平可分为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纵向公平以横向公平为前提和基础 B,横向公平是纵向公平的特例或环节

C,横向公平体现在税制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

D,纵向公平指对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纳税人征收相同税收 标准答案: d 解析:纵向公平指对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纳税人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以体现能者多纳的思想。

14、 下列关于国际税收和一般税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际税收以一般税收为基础和前提

B,两者都是凭借国家的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

C,国际税收与一般税收都可划分为独立的税种,但具体税种不同

D,国际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之间的权益分配关系,一般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

标准答案: c

解析:国际税收不能划分为独立的税种,只有涉及的税种。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颁布于( )年。 A.1991 B.1992 C.1993 D.1994

标准答案: d

16、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以把税收划分为() A,价内税和价外税 B,直接税和间接税

C,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类 D,可转嫁税和不可转嫁税 标准答案: b

17、 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 A,公共支出政策 B,政府购买政策 C,税收政策 D,国债政策 标准答案: c

18、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取决于( )。 A.财政收入状况 B。政府职能的范围 C。经济建设的需要

D。社会对公众物品和劳务的需要

标准答案: b19、 10年期国债属于( )。 A.短期国债 B.中期国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