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自查报告与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合集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自查报告与促进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合集

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自查报告

**县农工委:

根据中共青川县委办公室、青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青委办27号)和《关于印发青川县20**I安农村居民增收工作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青农领办3号文件要求,我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20**年我镇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4%的奋斗目标,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抓好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自查如下:

**镇下辖1个场镇社区,7个村,共2556户,6826人,现有劳动力4270多人,其中富余劳动力3480多人。**镇20**年农民增收计划目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20元,同比增长15.4%,比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增加1170元。完成全年增收目标的100%。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985人,劳务收入3970万元,贫困人口减少35人,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农民增收任务。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通过召开促农增收动员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镇干部职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推进该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镇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着力研究并督促落实好相关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责任人,注重实效,建立促农增收工作队考勤机制和每周一例会汇报制度,并建立年终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政府+企业+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20**年我镇人均纯收入7301元,在全县居中上水平。面对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

一、附加值低等问题,镇委镇政府决定调整思路,改变被动局面。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镇委镇政府先后组织人员到青溪镇、龙潭乡、赤化镇等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取经,借鉴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通过考察取经,镇委镇政府深受启发,结合我镇当地资源优势,决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镇20**年在肉牛养殖、生态猪养殖、药材种植、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养殖、种植、生产、销售的特色产业格局,解决长期产销不畅通,无特色产品的产业发展难题。特别是这些企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例如:同富肉牛养殖合作社养殖肉牛20**余头,发展周围群众养殖肉牛300余头,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兴佛村生态猪养殖项目每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20万元;富康乌药种植合作社种植乌药1500亩,每年乌药收购供不应求,天井村茶叶加工厂解决了茶叶销售、生产问题。这些企业(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全镇农户户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零零散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规模生产,引导和带动农民走农业化经营路子,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大力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镇共有正式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基地化”建设,先后建设了肉牛养殖基地、乌药种植示范基地、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生态猪养殖基地、土鸡养殖基地、肉羊养殖基地、羊肚菌、竹荪种植基地等,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我镇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肉牛养殖为例,一年来我镇积极配合同富肉牛养殖合作社工作,共发展肉牛20**头,同时积极利用培训平台做好养牛技术培训,半年来共组织养牛培训3期,400人次受训,重点培育养牛示范户10户,带动农民增收200多万元,使我镇的肉牛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巩固好传统产业产业。我镇坚持“调整结构、壮大规模、强化科技、提升效益”的种植业发展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以茶叶、魔芋、核桃种植为例,一是与县农业局 积极联系,采取在**实地上课,给农民朋友带动各种实用种养技术。二是利用我镇在群丰村建设的魔芋基地300 亩,为今年下半年魔芋收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种植的魔芋,抗病强、长势好、产量高、收获期长,为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我镇争取到县农业茶叶培训名额28个,普及7村1社区的茶叶管护,给农民群众吃了增收的定心丸。通过以上措施,为增加我镇传统产业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镇茶叶面积9000亩,按市场价每亩0.1万元计算可增收900万元;魔芋种植500亩,收获625吨,按市场价每吨0.36万元计算可增收225万元。

(五)加大外出打工经济推动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20**年我镇加大对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工作步伐, 共培训酒店技能、电焊工技能、厨师技能等310人。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农业技术知识,提高了科学致富能力。目前到外地打工的人员有1985人,大大缓解了我镇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壮大了我镇的打工经济。

20**年上半年我镇外出务工1985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0人,人均增收570元。

(六)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各村小组对我镇的种植大户、经济型小老板、外出务工之星、养殖能手等致富能手进行调查摸底,我镇共有250户农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我镇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