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并积累“安适、慈善、贮蓄、澄清、空灵”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了解“泉城”济南。
3.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体会济南冬天之美。
4.理清写作思路,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对突出景物特点的作用,品味文中的遣词造句,感悟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教学重点:
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济南冬天的特点。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3.体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热爱。
教学难点:
1.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感情。
2.领会作者抓住主要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描绘的方法,学习作者如何表达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品味准确的用词,学习写景技巧。
1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一、新课导入
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夏天是热情奔放的,秋天是收获幸福的。谈到冬天,大家常会联想到凛冽的北风、刺骨的寒流,会想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肃穆,想起“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孤寂。北方的冬天尤其如此。可是,位于我国华北平原中部的济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冬天非但没有一副严酷的面孔,反倒“慈善可亲、笑容可掬”。今天,就让我们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北京人,满族。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2
2.背景资料
老舍于1930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七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称山东为他的“第二故乡”。《济南的冬天》是老舍于1931年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选自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
3.知识链接
情景交融,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侧重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侧重于借助景物来表达人物的情感,也就是在描写的景物中明显流露出作者情感。
4.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济南(jǐ) 伦敦(lún dūn) 髻(jì) 贮蓄(zhù xù) 着落(zhuó) .......肌肤(jī) 宽敞(chǎng) 镶(xiāng) 水藻(zǎo) 澄清(chéng) 地毯(tǎn) ......
济?人才济.?
?同舟共济.
澈?澄.?
沙?澄.
(2)词语释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