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文言文 字词解释、翻译、问答题

.

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 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以迎将军 来 诚如是 果真;这样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 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君与俱来 一起 抑亦人谋 而且 挟天子 挟持、控制

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若跨有荆益 占据 愿君勿复言 希望;再 所以资将军 用来……的 翻译

时人莫之许也。 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孤不度德量力 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

页脚

.

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关键问题

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文中提到的备有何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诸葛亮

崩殂 死(皇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实在;时

盖追先帝殊遇 原来是;优待,厚遇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 陟罚臧否 善恶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显示;治 是以先帝简拔 因此 以遗陛下 给予 悉以咨之 都;询问

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疏远 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躬耕 亲自 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卑鄙: 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遂许先帝 于是;答应 二十有一年 通“又”,表余数 夙夜忧叹 早晚 恐托付不效 实现

深入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庶竭驽钝 差不多;比喻才能平庸 托臣以以讨贼兴复之效 重任 以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失 咨诹善道 询问 临表涕零 流下眼泪 句子翻译

页脚

.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关键问题

本文中诸葛亮主要向备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备父子的心愿。

九年级下册:公输――墨子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起于鲁 出发,动身 2、公输盘不说 通“悦”,高兴

页脚

.

3、再拜 拜了两次 4、不可谓知类 明白事理

5、然不已乎 然:但是;:为什么;已:停止。 6、不见我于王 引见

7、子墨子九距之 通“拒”,抗拒。 8、子墨子守圉有余 通“御”,抵挡。 9、公输盘诎 通“屈”,理屈。 10、吾知所以距子矣 用来……的方法 11、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入侵 二、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

1、夫子何命焉为? 先生有什么指教呢? 2、宋何罪之有? 宋国有什么罪呢?

3、知而不争 知道(这道理)而不劝阻(楚王)。 4、此为何若人? 这是什么样的人呢?

5、九设攻城之机变 多次用了攻城的巧妙战术。

6、虽杀臣,不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楚国的抵抗者)。 三、回答问题

1、墨子听说“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从而动身去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

地利 有利 委而去之 放弃;离开 人和 人心所向,部团结 故曰 所以

页脚

.

七里之郭 外城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限制;凭借 环而攻之 围 固国 巩固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 威天下 震慑

池非不深 护城河 亲戚畔之 亲外戚;;通“叛” 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多助之至 极点 坚利 锐利 天下顺之 归顺,服从 九年级下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部团结 委而去之。 弃城而逃。

域民不以土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多者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三、中心容

1、本文论述了“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本文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一、词语解释

页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