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内在地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

(2)提历史唯物主义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哲学的显著区别。 (3)不是两个主义,而是同一主义的两种表达。 (4)历史的误会需要逐步清除。

2、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实践的唯物主义及其意义。

(2)科学的实践观成为新旧哲学的显著区别标志。

(3)实践内在关系的内涵——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其意识关系。 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在于他的无产阶级性。这种革命性又表现为他的实践性。

3、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于他的彻底的批判性。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发展。 第三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2、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3、确立xx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6 / 72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1、认真学习理论2、切实加强实践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第一章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物质xx的历史演变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具体的物质形态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看法——物质的某些属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恩格斯的观点——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2、xx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1)列宁对物质范畴的看法——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其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1、运动及其与物质的关系

(1)运动的含义——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具有广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2)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运动绝对,静止相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离开绝对运动谈静止,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7 / 72

(3)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也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必然导致形而上学。

2、时间及其特点

(1)时间的含义——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2)持续性表现——过程进行的久暂;出现的先后顺序;间隔的长短。 (3)特点——一维性或不可逆性。 3、空间及其特点

(1)空间的含义——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

(2)广延性表现——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

(3)特点——三维性。

4、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1)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不存在。 (2)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不存在。 (3)绝对时间和空间观点是不科学的。

(4)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紧密相连——爱因斯坦的时空观。 第二节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1、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 (1)xx的体质形态

8 / 72

(2)xx的群体结构 (3)xx的生存环境

2、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

(1)劳动使工具的使用成为现实,并促进古猿手脚分化。 (2)劳动使古猿心里改变,人类意识的发端出现。 (3)语言产生。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所处的位置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性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2)人口 (3)生产方式

2、生产方式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1)构成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2)决定着社会的结构和性质。(3)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第三节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1、意识产生漫长过程的三个决定性环节(说明意识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2)由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3)由高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9 / 72

2、意识的产生是社会的产物

(1)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 (2)劳动过程中产生了思维外壳的语言。 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1、意识的本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2、意识的特征

(1)反映形式是主观的。 (2)反映对象和内容是客观的。 3、意识主观性的表现

(1)意识形式主观。意识的形式包括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表象和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即概念、判断、推理。

(2)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3)意识的创造性。 4、意识的客观性

(1)不管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所认识和反映的对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2)个体意识的差别归根结底是先天素质和后天实践形成的。 (3)意识的一切创造性活动均为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1、意识的结构

(1)从内容看,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

10 / 7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