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1217 终稿本科毕业论文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实验部分

2.3.2 制备流程图

图2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氧化铝流程图

2.4 钍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微量滴定管分别滴加10 μg?ml-1钍的标准溶液0.2、0.4、0.6、0.8、1.0 ml于10 ml容量瓶中,各用蒸馏水稀释至4 ml,分别依次加入3 mL浓盐酸,2 mg抗坏血酸和1 ml 0.05 %偶氮胂(Ⅲ)溶液,定容摇匀后静置片刻;使用VIS7200型分光光度计,用1 cm比色皿在660 nm的波长下测其吸光度,由此得到的数据及钍标准曲线如图3所示:

表4 不同浓度的钍标所测对应吸光度

V,mL 吸光度A

0.2 0.112

0.4 0.229

0.6 0.343

0.8 0.458

1.0 0.580

11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实验部分

0.70.60.5吸光度A0.40.30.20.100.00.20.40.6y = 0.5789x - 0.00242R = 0.99990.81.01.2ρ(Th),μg?ml-1 图3 钍的标准曲线图

用试剂空白做参比,测蒸馏水的吸光度A=-0.016,用于监控仪器和试剂空白的稳定性。由图3可知所得钍的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

2.5 纳米Al2O3对钍(Ⅳ)的吸附

取一定量钍标准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调节溶液pH值,用精密酸度计测出各溶液的pH值;分别分取10 ml溶液于两支离心管中,一份加10 mg纳米氧化铝,一份不加;逐步提高转速至4000 r/min转速离心20 min,取上清液5 ml于10 ml的容量瓶,依照钍标准曲线的绘制方法测量钍溶液吸附前后的吸光度;结合钍标准曲线方程计算出钍溶液吸附前后的浓度及吸附浓度△ρ,绘制吸附等温线,得出静态吸附容量。

12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结果与讨论

3. 结果与讨论

3.1 电子探针表征

电子探针分析是利用高能电子束作用于物质,使其产生特征x射线等二次电子而进行的一种表面、微区分析方法。纳米氧化铝的电子探针如图4:

图4 纳米氧化铝的电子探针

由于本次实验制得的氧化铝还没拿到真实的电子探针图,暂时还无法判断出纳米氧化铝的粒径。

3.2 钍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3.2.1 pH值

取4 ml的10 μg?ml-1钍标准溶液于25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15 ml左右, pH1的溶液用3 ml的1 mol/L盐酸调节,pH2.0的溶液直接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pH3~10的溶液先用氨水调节至pH3,后加入2.5 ml不同pH值的walpole缓冲溶液或氨性缓冲溶液,定容摇匀,静置片刻后,用精密酸度计测出各溶液的pH值;分取10 ml溶液于离心管中,震荡1 h后静置30 min,以4000 r/min转速离心20 min,取上清液5 ml于10 ml的容量瓶,分别依次加入3 ml浓盐酸,2 mg抗坏血酸和1 ml 0.05%偶氮胂(Ⅲ)溶液,定容摇匀,静置,再使用VIS7200型分光光度计,在660 nm的波长下用1 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如表5所示:

表5 取4 ml钍标加缓冲溶液调pH值所得钍溶液吸光度

pH A

1.1 0.496

2.1 0.486

2.7 0.474

2.8 0.469

2.9 0.471

3.0 0.461

3.1 0.461 <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椤掑鏅悷婊冪箻楠炴垿濮€閵堝懐顔婂┑掳鍊愰崑鎾剁棯閹岀吋闁哄矉缍侀獮鍥敍閿濆棌鎸呮繝鐢靛仜濡﹥绂嶅⿰鍫濈闁逞屽墮椤啴濡堕崱妤€衼缂傚倸绉村Λ妤€鐜婚崸妤佸亜闁稿繐鐨烽幏铏圭磼缂併垹骞栭柟鍐茬箺閵囨劘顦寸紒杈ㄥ浮閹晠宕橀懠顑挎偅缂傚倷绶¢崰鏍偋閹惧磭鏆﹂柟鐑橆殕閸婄兘鎮楅悽鐧诲湱鏁幆褉鏀介柣妯虹仛閺嗏晛鈹戦纰卞殶闁瑰箍鍨硅灒濞撴凹鍨抽埀顒冨煐閵囧嫰寮村Δ鈧禍楣冩⒑閸濆嫮鐒跨紒鏌ョ畺楠炲棝寮崼顐f櫖濠电偞鍨堕敃鈺傚閿燂拷<<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