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艺术课程滋养师生心灵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聚焦核心素养 构建艺术课程 滋养师生心灵

作者:陈霞 汪宗蓉

来源:《教育家》2019年第18期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以下简称龙泉一小)创办于2001年,目前已获各级各类奖项200余项,教育教学成绩更是长期在区域内名列前茅。2017年,龙泉一小被评为“成都市艺术特色学校”,成为“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试点校。这是学校推进美育的重要里程碑,也是龍泉一小用艺术教育润养人心的有力见证。学校本着“和谐·创新”的核心办学理念,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全方位构建美育课程体系,用灵动的课堂、多彩的活动、多元的课程,聚焦学生的人文和审美素养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家国情怀,实现文化认同。“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在龙泉一小,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美育无处不在。 构建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的和谐教育课程体系,具体包含四个板块: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特长发展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课程在核心素养培育上各有侧重,学科课程重在学科基础知识、学科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德育课程重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责任担当等;特长发展课程重在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侧重让学生认识社会、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艺术教育通过四大课程,实现了很好的落地和实施。在学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课程中,以音乐和美术学科为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其他学科渗透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德育课程中,通过校园文化和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比如: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为每个学生提供艺术展示的舞台。在特长发展课程中,既有面向全体的多项艺术特色课程,又有特长发展的代表队课程。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校开发了博物馆蒙学课程,通过综合性、研究性课程,让学生在主题式、研究性、项目式学习活动中,认识世界,感受世界之美。 为保证艺术教育课程的真正落地,学校形成了精细化的管理系统。一是制度保障。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了《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规划》《龙泉一小教师教学评价细则》《教职工指导学生获奖奖励办法》等管理制度和激励制度。二是常规管理。自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按课表行课,其他学科不得挤占艺术学科的课时,学校通过巡课满覆盖实现过程监控。三是队伍建设保障。学校共有12名艺术专职教师,其中两名为硕士研究生,这是一支有思想、有活力、有能力、有作为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结合实际,组织艺术教师开展了各级各类、多元内容的培训。三年来,学校艺术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达20多人次,参加省、市级培训达40多人次,每月至少参加一次区级教研活动。此外,学校还通过多种方式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仅让本校艺术教师间相互结对子,还分别与龙泉西河小学、龙井小学、天平小学、万兴小学、经开区实验小学以及郫都区红星小学的艺术教师师徒结对,在传授经验的同时提升自己。 推进艺术课程课堂改革

首先,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从2014年起,学校全面推进课堂改革,音乐学科形成了唱歌课、欣赏课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美术学科形成了“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等互助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深入的实践与研究,较好地转变了课堂教与学的方式。近年来,音乐、美术学科的多节课获省市区级赛课等级奖,其中,陈静老师的《石头的造型》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优奖,并分别获四川省、成都市“一师一优课”评选一等奖。已结题的艺术课题有区级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水墨教学的创新研究”、区级微型课题“小学音乐唱歌课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小学低段造型表现领域互助学习的实践研究”等。今年申报的区级微型课题“小学高段美术项目式学习读图能力培养研究”已获立项。这些课题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学校艺术教育的多个方面,老师们在课堂上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的实践和探索,较好地补充了教材内容,凸显了地方特色,彰显了学校亮点,拓展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广度。

其次,推进艺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变革。美术组以客家文化为载体,以水墨为特色,积极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参加了四川省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客家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使用”的子课题“客家文化在儿童水墨实践活动的应用研究”的研究,开发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客家文化水墨课程内容,还编撰了一套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水墨校本教材。音乐组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将《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作为校本教材的内容。为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对多元民族文化有更深的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识,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特点、民风民俗、服饰以及节日等,教师同时开发了《走进西藏——了解藏族音乐》《新疆风情——了解新疆音乐》等校本课程。艺术组教师根据不同学段以及不同维度开展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重组、删补、拓展,在校本课程中适当增加课时量,使校本教材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拓展多元艺术教育形式

艺术教育的呈现方式有很多种。在龙泉一小,艺术育人,处处留痕。学校开设了一系列艺术教育特色课程,有软笔、硬笔、国画、合唱、管乐等艺术类校本课程,还有50余项社团课程,利用每周一下午半天的时间,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学校还引进了社会优质艺术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街舞、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另外,校园电视台也是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课程实践平台。与校园电视台运行相关的还有小记者、小摄像、小主持社团课程。学校还积极与四川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输送优秀学生参加专业的培训和节目录制,今年,学校多名学生在20余期的《校园全媒体》节目中进行了小记者采访体验。

除此之外,学校还带领全体师生走进四川省博物馆,构建起了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研学课程”。其中,“学科融合课程”结合四川省博物馆的优质资源,丰富、完善各学科学习内容,适当拓展链接,将冰冷的历史馆藏资源鲜活而具有温度地注入到学科教学中;“主题研学课程”由博物院的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研发,现已形成了《穿越古代系列》《探寻古蜀文明之光》两大主题的校本教材,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具有独创性和推广价值;“项目研学课程”是学校和省博物院、研学公司共同开发的研学项目,学生通过寒暑假, 赴国内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进行研学考察。目前,学校已成为四川省首批“文博教育试点学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经过艺术教师的团队协作,学生艺术素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参加各种比赛成绩斐然。近十年来,学校艺术教师在市以上各类评比中获各种等级奖项。艺术能够滋养人的精神与心灵,龙泉一小将继续秉持全面的育人观,高度重视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培养,不断深化艺术教育改革,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让龙泉一小的孩子们充分享受艺术教育的成果,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和高品质生活奠基。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校) 责任编辑:宋三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