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Fl?2?ox(bc?aoy)??oy(hc?aox)?hpfth0 (5.9.7-4)

??式中 ?0x、?0y—— 由公式(5.9.7-3)求得,?0x?a0x/h0,?0y?a0y/h0;?0x、

?0y 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hc、bc —— 分别为x、y方向的柱截面的边长; aoxaoy、——分别为x、y方向柱边离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图5.9.7 柱对承台的冲切计算示意

4 对于柱下矩形独立阶形承台受上阶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9.7):

Fl?2?1x(b1?a1y)??1y(h1?a1x)?hpfth10

(5.9.7-5)

式中 ?1x、?1y—— 由公式5.9.7-3求得,?1x?a1x/h10,?1y?a1y/h10;?1x、

???1y 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h1、b1 —— 分别为x、y方向承台上阶的边长;

a1x、a1y——分别为x、y方向承台上阶边离最近桩边的水平距离。

对于圆柱及圆桩,计算时应将其截面换算成方柱及方桩,即取换算柱截面边长

bc?0.8dc(dc为圆柱直径),换算桩截面边长bp?0.8d(d为圆桩直径)。

对于柱下两桩承台,宜按深受弯构件(lo/h<5.0,lo=1.15 ln,ln为两桩净距)计算受弯、受剪承载力,不需要进行受冲切承载力计算。

5.9.8 对位于柱(墙)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基桩,可按下列规定计算承台受基桩冲切的承载力:

1 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9.8-1):

Nl??1x(c2?a1y/2)??1y?c1?a1x/2??hpfth0 (5.9.8-1)

???1x?0.56 (5.9.8-2)

?1x?0.2 43

?1y?0.56 (5.9.8-3)

?1y?0.2

(a)锥形承台; (b)阶形承台

图5.9.8-1 四桩以上(含四桩)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

式中 Nl——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作用下角桩(含复合基桩)

反力设计值;

?1x,?1y——角桩冲切系数;

a1x、a1y—— 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

边缘的水平距离;当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45°线以内时,则取由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图5.9.8-1);

h0——承台外边缘的有效高度;

?1x、?1y——角桩冲跨比,?1x?a1xh0,?1y?a1yh0,其值均应满足0.25~

1.0的要求。

2 对于三桩三角形承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图5.9.8-2):

底部角桩:

Nl??11?2c1?a11??hptg ?11??12ftho (5.9.8-4)

0.56 (5.9.8-5) ?11?0.2

图5.9.8-2 三桩三角形承台角桩冲切计算示意

顶部角桩:

44

Nl??12?2c2?a12??hptg(5.9.8-6)

?12??22ftho

0.56 (5.9.8-7) ?12?0.2式中 ?11、?12 —— 角桩冲跨比,?11?a11/h0,?12?a12/h0,其值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a11、a12——从承台底角桩顶内边缘引45°冲切线与承台顶面相交点至角桩内边缘

的水平距离;当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位于该45°线以内时,则

取由柱(墙)边或承台变阶处与桩内边缘连线为冲切锥体的锥线。

3 对于箱形、筏形承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承台受内部基桩的冲切承载力:

(a) (b)

5.9.8-3 基桩对筏形承台的冲切和墙对筏形承台的冲切计算示意

(a)受基桩的冲切 (b)受桩群的冲切

1)应按下式计算受基桩的冲切承载力(图5.9.8-3(a)):

Nl?2.8?bp?h0??hpfth0 (5.9.8-8)

2)应按下式计算受桩群的冲切承载力(图5.9.8-3(b)):

?Nli?2?0xby?a0y??oy?bx?a0x??hpfth0 (5.9.8-9) 式中 ?0x、?0y——由公式5.9.7-3求得, 其中?0x?a0x/h0,?0y?a0y/h0,?0x、

?????0y均应满足0.25~1.0的要求;

Nl、?Nli——不计承台和其上土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基桩或复合基

桩的净反力设计值、冲切锥体内各基桩或复合基桩反力设计值之和。

III受剪计算

5.9.9 柱(墙)下桩基承台,应分别对柱(墙)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贯通承台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当承台悬挑边有多排基桩形成多个斜截面时,应对每个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进行验算。

5.9.10 柱下独立桩基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承台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图5.9.10-1):

45

V??hs?ftb0h0 (5.9.10-1)

??1.75 (5.9.10-2) ??18001/4?hs?() (5.9.10-3)

ho

图5.9.10-1 承台斜截面受剪计算示意

式中 V ——不计承台及其上土自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斜截面的最大剪力

设计值;

ft——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

?——承台剪切系数;按公式(5.9.10-2)确定;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x?ax/h0,?y?ay/h0,此处,ax,ay为柱边(墙边)或承台变阶处至y、x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的水平距离,当λ<0.25

时,取λ=0.25;当λ>3时,取λ=3;

?hs– 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

h0?800mm ;当h0?2000mm时,取h0?2000mm;其间按线性内

插法取值。

2 对于阶梯形承台应分别在变阶处(A1-A1,B1-B1)及柱边处(A2-A2,B2-B2)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图5.9.10-2)。

计算变阶处截面(A1-A1,B1-B1)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均为h10,截面计算宽度分别为by1和bx1。

计算柱边截面(A2-A2,B2-B2)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其截面有效高度均为h10+ h20, 截面计算宽度分别为:

对A2-A2 by0?by1?h10?by2?h20h10?h20bx1?h10?bx2?h20h10?h20 (5.9.10-4)

对B2-B2 bx0? (5.9.10-5)

3 对于锥形承台应对变阶处及柱边处(A-A及B-B)两个截面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图

5.9.10-3),截面有效高度均为ho,截面的计算宽度分别为:

46

对A-A by0?[1?0.5by2h20(1?)]by1 (5.9.10-6) h0by1对B-B bx0?[1?0.5h20b(1?x2)]bx1 (5.9.10-7) h0bx1图5.9.10-2 阶梯形承台斜截面受剪计算示意 5.9.10-3 锥形承台斜截面受剪计算示意

5.9.11梁板式筏形承台的梁的受剪承载力可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计算。

5.9.12 砌体墙下条形承台梁配有箍筋,但未配弯起钢筋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

计算:

V≤0.7ftbh0?1.25fyvAsvh0 (5.9.12) s式中 V——不计承台及其上土自重,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计算截面处的剪力设计值;

Asv——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s——沿计算斜截面方向箍筋的间距; fy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b——承台梁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 h0——承台梁计算截面处的有效高度。

5.9.13 砌体墙下承台梁配有箍筋和弯起钢筋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V≤0.7ftbh0?1.25fyAsvh0?0.8fyAsbsin?s (5.9.13) s式中 Asb—— 同一截面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 fy——弯起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s—— 斜截面上弯起钢筋与承台底面的夹角。

5.9.14柱下条形承台梁,当配有箍筋但未配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式计算:

V≤

式中

A1.75ftbh0?fysvh0 (5.9.14) ??1s?——计算截面的剪跨比,??a/h0,a为柱边至桩边的水平距离;当λ<1.5时,

取λ=1.5;当λ>3时,取λ=3。

4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