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脾两虚不妨常服归脾丸,归脾丸的13种新用途
心脾两虚不妨常服归脾丸,受益多多
现代医家指出,人过四十当服六味地黄丸滋先天,人在早年当用归脾丸养后天,把运用归脾丸看作养生十分重要的部分。作为职业的需要,文秘、新闻工作者、律师、政府官员、医生、学生等,难免要进行大量的思考,思虑过度则气结,进一步要影响脾胃功能的正常发挥。归脾丸是临床运用十分广泛的名方,也是各大药店最为畅销的中成药之一。因为它不仅能治疗许多疾病,而且是平常保健防病的佳品。 五劳指出,久卧则伤气,久视则伤血,久坐则伤肉。现代办公条件的提高,使人们面对闪烁的荧屏,每天久坐不动,必然伤及气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精神紧张,加之某些从业人员三餐常常无法按时进用,也极易导致脾胃功能的紊乱,影响气血的正常生化运行。然而激烈的竞争以及对身体的过度自信,“办公一族”往往没有机会到医院看病,以至于养虎为患;而某些慢性病,短暂突击治疗也是白搭———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如何自我防护,提高自身免疫力。归脾丸既补血又补气,既养心又健脾,且性味平和,不失为自我养护的上佳选择。
归脾丸方子出自宋代医家严用和的《济生方》。 归脾丸的方子是:党参80g 白术(炒) 160g 炙黄芪
80g 炙甘草40g 茯苓160g 远志(制) 160g 酸枣仁(炒) 80g 龙眼肉 160g 当归160g 木香 40g 大枣(去核) 40g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虚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者。
大家别看归脾丸的方子简单,但是里面的学问可大了。(罗大伦)
首先,方子里面上来就包含着四君子汤,这是补气的,再加上补气的黄芪,乍一看,大家一定会觉得整个的归脾丸是补气的方子,但是,在方剂学里面,归脾汤确实补血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要从气和血的关系谈起,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气和血的关系,就像是白天和黑夜一样,谁都离不开谁,他们两是互生的,气生血,血生气,大家看到我们八卦图中的阴阳鱼了吧,这个气和血也是这么抱在一起的。 那么,高明的中医就明白这个道理了,当他想补血的时候,往往会考虑这个人的气是否不足,如果不足,您单单补血那是不够的,因为血之化源不足,那怎么补血都会没有后劲的。
而补气,其实主要就是补脾气,这个脾主气,和气的关
系密切,我们今天说“脾气”的时候,主要是指“发脾气”,发火,这个词是怎么演化来的,值得追究一下,仔细想想,一个人要发火,确实是需要脾气足的,才能有力气发火。 在中医里面,认为脾胃为后天生化之源,气血都是需要脾胃吸收食物里面的营养物质来转化的,所以,要想养血,一定要调理好脾胃,这就是归脾汤这个方子高明的地方。 但是,更高的还在后面呢!
方子叫“归脾汤”,意思很明确,是对着脾去的,怎么里面还加入了龙眼肉、酸枣仁、当归等养血的药啊,尤其是薛立斋,还给补上了宁心安神的远志,这是为什么啊? 原来,这就是心脾同治的方法,这是高手出招的手法。 方子里面的养血的药物,其实都是奔着心经去的,为什么呢?因为血液的耗伤,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思虑过度,耗伤心血。
归脾丸可以用来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症。方中黄芪甘微温,补脾益气;龙眼肉甘温,既能补脾气,又能养气血;党参、白术甘温补气,与黄芪相配,加强补脾益气之功;当归甘辛微温,滋养营血,与龙眼肉相配,增加补心血之效;茯苓、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与补气养血药物相配,使之补不碍胃,补而不滞;炙甘草补气健脾,调和诸药。如果煎汤服用,一般还要加入姜、枣调和脾胃,以资生化。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健脾养心之功,现代多用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