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基础环墙施工组织设计

主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施工工艺总体流程

施工工艺总体流程:土方开挖——沥青砼垫层——罐基础环梁钢筋、模板、砼浇筑——罐基础环梁砼养护——回填素土垫层——回填中(粗)砂垫层——铺设沥青砂垫层——后浇带砼浇筑——清理现场——交工验收。

储罐基础工程质量控制点:

序号 1 2 3 4 5 质量控制点 控制内容 等级 A A A B B 备注 6 7 8 9 10 11 12 理解设计意图、解决图纸中油罐基础工程施工方案审存在的问题、落实设计文件核 是否齐全;设计是否漏项 施工区域坐标点、水准点;工程定位测量 建(构)筑物的主轴线 基坑尺寸、基底标高、土质油罐地基验槽(坑) 情况 验证钢筋、水泥等材料合材料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格证书及材料复验报告 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砼试块试验审定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报告、结构实体检验、碎石及质量评定记录 级配及垫铺厚度 基础轴线、环梁表面高差、方位、沥青砂垫层坡度和凹凸度、预留孔沉降观测点 基础复测 回填前检查、干容重试验、回填厚度 钢筋连接方式、钢筋接头试检查钢筋绑扎质量验收 件、钢筋弯钩、预埋件位置 检查钢筋绑扎焊接情况验外观质量、实验报告 收及试验报告 阳极带、导电片铺设间距,检查预埋件、预埋管、预参比电极埋设位置,系统性留洞的位置 能测试 检查模板尺寸、支撑、刚罐中心至模板半径尺寸,模度、稳定性 板垂直度,模板拼缝间隙 钢筋的几何尺寸,钢筋的保砼浇筑前的检查(隐蔽工护层厚度,预埋管、预埋件,程)验收 环墙顶标高 基础沉降观测 现场沉降观测报告 A A A B B A B 安装配合 1

序号 13 14 15 16 17 质量控制点 控制内容 等级 A A A A A 备注 检查沥青砂下层回填土的见证取样 质量和密实度验收 检查沥青砂绝缘层坡度、复测标高 平整度验收 检查沥青砂绝缘层压实后见证取样 的密实度验收 主体、基础分部工程验收 按规范验收 单位工程验收 按规范验收 2.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

(1)施工测量

1)用全站仪将坐标控制点引测。测量时选在早晨、傍晚、阴天、无风的气候条件下进行。设置“十”字形坐标控制网,在罐中心设置一个中心控制桩,在罐基础的纵横中心线上设置四个坐标定位桩,便于放样和施工过程中的复核;坐标定位桩设在现场不受振动影响、不受人车行走影响、不受施工影响、距基槽边线大于15m地基坚实处。并设置明显标志,以便于校核定位桩。控制桩采用长木桩打入土中,外露10cm左右,上钉小钉子作为轴线的控制点,挖除浮土,浇砼保护,防止偏移。严禁人为破坏,如发现松动,重新测设。

2)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点,在现场设置多个临时水准控制点。水准控制点设在现场不受振动、不受人车行走影响、距回填土边线大于15m地基坚实处。测量时对相邻水准点进行互相校核,并定期对水准点进行复核。

(2)土方开挖

1)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并派专人指挥,清除土方用自卸汽车外运至项目部指定地点堆放。开挖时要有专人负责随时跟踪测量,每5m2测量一点。每罐以最低的桩顶为基准,下挖500mm。

2)先将基槽位置放样后开挖。为保证开挖尺寸的准确,开挖前撒白灰放

2

样,根据灰线开挖,避免多开挖;环墙和罐体内部全面开挖,不得多挖,偏差控制在-50mm;采用人工修整基槽侧壁,保证基槽的位置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3)基槽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报请业主、设计、监理、监督部门验槽,以便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褥垫层铺设:褥垫层铺设前使用大于或等于22吨沿路及进行碾压,碾压方式为:2静-2动-2静。碾压时如发现反水,及时与监理和设计沟通处理。

(4)沥青砼垫层:该环梁垫层为中粒式沥青砼,采用小型工程翻斗车将沥青砼运至槽底,人工根据标高控制点找平,滚碾压实。为避免运输沥青砼时车辆碾压槽底,将在槽底搭铺钢跳板用于车辆通行。

(5)罐基础环梁施工

罐基础环梁砼施工分钢筋工程、模板工程、砼浇筑工程。 1)钢筋工程

①钢筋加工前,首先对钢筋进行外观、材质资料进行检查,待外观检查合格后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取样,送检第三检测单位进行复验,复试结果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料。

②加强钢筋预制化深度,力求现场快捷安装,对Φ18mm以下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方式,Φ22的钢筋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③钢筋施工流程图

钢筋原材进场 3 合格证、检验报告 复试、有见证试验 外观检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