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K12
第五单元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邹忌(zōu) 昳丽(yǐ) 朝服衣冠(ɡuàn) ...B.孰与(shú) .C.窥镜(kuì) .D.间进(jiān) .
弗如(fú) .
期年(jī) .旦日(dàn) .
雉鸡(zhì) .
狗窦(gǒu dòu) ..暮寝(qǐn) .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D )(2分)
A.民弗从也 战则请从 ..B.何以战 必以分人 ..C.军霸上 上自劳军 ..
D.不闻天子之诏 闻寡人之耳者 ..
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C )(2分) A.改容式车 B.邹忌修八尺有余 C.四面歌残终破楚 D.徐公来,孰视之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用来祭祀的牛、羊、猪、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报,一定以实情相报。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认为我自私。 C.曲儿小,腔儿大。 译:曲子很短,但声音很大。 D.皇帝敬劳将军。 译:皇帝敬重、慰劳将军。
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C )(2分)
A.曹刿警惕“大国难测”,不忘实地侦察,是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稳操胜券的重要原因。 ....B.邹忌婉辞规劝齐威王广开言路的故事,为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带来了较多的启示。 ....C.面对皇帝,周亚夫表现得不卑不亢,毫无阿谀奉承之态。 ....
D.这首古诗令很多读者百读不厌,其内容展示出含蓄美、意境美和朦胧美,真是美轮美奂。 ....6.下列文学常识的叙述中,有错的一项是(B )(2分)
A.陆游的《诉衷情》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壮志未酬,岁月虚度,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不平之情。 B.《曹刿论战》选自《战国策》,文章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C.《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文章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D.司马迁,西汉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7.古诗文默写。(4分)
(1)表现曹刿善于抓住有利战机克敌制胜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的好局面。
(3)《十五从军征》中抓住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诗句是:出门东向看 ,泪落沾我衣 。
(4)《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 8.
导学号50254081综合性学习。(4分)
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 类似“脑残”“矮锉穷”这样不雅的词语,经由互联网传播,已经渗透进民众的日常生活里。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语言传播设备的普及,网民接受新词且被新词浸染的速度异常快。同传统媒体对新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相比,新媒体则显得原始而且开放得多。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二 作家池莉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当一个耄耋老人、一个公务员、一个银行职员、一个汉绣的绣花学徒,上来都称呼我为‘亲’时,我何止被惊呆,简直是崩溃。”
(摘自《文汇报》)
材料三 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这个国际性纪念日旨在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在各种新兴表达令人眼花缭乱、各种网络新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的当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9年设立的这个节日,显得前瞻而又意义非凡。
(摘自《文汇报》)
(1)根据材料说说传统媒体少有不雅之词的原因。(1分) 参考答案传统媒体对新词(或“不雅之词”)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 (2)“点赞”一词现在使用频率极高。根据材料,指出这种表达的缺陷。(1分) 参考答案“点赞”一词专横地横扫一切个人表达,破坏了汉语的多样性。
(3)在个人言论都有机会发表的今天,请你就如何维护汉语的纯洁性,对社会和个人各提一条建议。(2分)
答案示例社会:①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用语的监管;②新媒体对新词要有筛选和冷却的过程;③学校要倡导阅读经典作品。(建议合理即可)
个人:①加强母语学习,提高自身文化修养;②交流时慎用新词,不用生造的晦涩的词语;③网络语言要传播正能力。(建议合理即可)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赏析下面这首词,完成第9~10题。(5分)
满江红
教育学习+K12
教育学习+K12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9.词的上阕表达了怎样残酷的社会现实?(2分)
参考答案作者的内心沉甸甸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前途危殆,袭入心头的是四面楚歌声。 10.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诗歌内容加以分析。(3分) 参考答案“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平生肝胆”“英雄末路”等词句脱口而出,不假雕饰,显得清新自然,却又刚健质朴。而结语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知音难觅、不禁潸然泪下的苦闷。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甲]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彼竭我盈(“充满”或“士气正旺盛” ) .(2)望其旗靡(倒下 ) .(3)臣之妻私臣(偏爱 ) .
(4)今齐地方千里(“方圆”或“纵横” )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参考答案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参考答案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
13.[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故克之 ”和“故逐之 ”;[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时,运用设喻(类比) 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王之蔽甚矣 ”。(2分)
1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教育学习+K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