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防护镜(×)
51、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52、放入包装物或者容器内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在必要时可取出,但应戴手套(×)
53、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 54、医疗废物与旅客可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但应做好防护(×)
55、医疗卫生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
56、自身感染又称外源性感染,其感染源来自病人自身。( ×)
57、爱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即爱滋病病毒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 57、已明确为病毒感染者,可同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防止细菌性感染。( ×) 58、病人的易感性主要包括年龄、免疫力、所患的疾病及所应用的诊疗方法。(√ ) 59、新生儿在住院48小时内出现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属于医院感染。(×) 60、在条件不够如时间紧迫时,高度危险物品用高水平消毒即可以使用。(×) 五、简答题
1、简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2、MRSA、VRE的中文名称是什么?
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3、写出五个以上“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
答: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利奈唑烷、伊曲康唑、 两性霉素B、替考拉宁、头孢吡肟。 4、医务人员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什么?
答: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取适量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③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请简述“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
答: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
6、请述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答:Ⅰ类切口手术一般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确需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用药起始与持续时间。给药方法要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有关规定,术前0.5-2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首次给药;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术中可给予第二剂;总预防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7、《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第十二条对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要求有哪些? 答: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 8、简述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的程度。根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的组织内。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一般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的物品。 9、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答:(1)滥用抗生素破坏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 (2)多次使用侵袭性操作。
(3)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医院中一切医疗用具、空气、医务人员的手,一切医疗器械的表面。
(4)易感人群:婴儿、老人、大手术后、危重病人、慢性基础病、原发病严重者、应用免
疫抑制剂、放疗或化疗者。
10、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对局部实施的处理措施是什么? 答:①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②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③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