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备课中备好学生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备课时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好学生。小学数学如何备学生呢?
“备学生”前要做好六个了解。一是了解班级基本状况。二是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对学生各种情况要详加了解,作为备课依据,以便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三是了解学生学习基础。除了班级整体基础和个人学习基础,还要了解班级中优中差生所占比例。四是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反应。五是了解学生个性品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智力差异,以利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六是了解学生动态变化。如学习进退、作业完成的变化,组织纪律、兴趣爱好的变化,同学之间纷争、矛盾和受到表扬、批评后的变化等。
“备学生”要遵守三大原则,即尊重学生,搭好“梯子”和留有余地。首先把学生当做平等自主的人,尊重他们。小学生若主动对老师说悄悄话,教育才算真正成功。其次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梯子”, 促进学生成长和教学的有效推进。备课时充分考虑给学生搭“成功阶梯”,强化学生直面学习与生活的态度,正确面对失败与成功,唤醒学生自我诊断、自我矫治、自我完善的意识,强化学生的自我操作,最大限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三是备课时要留有余地,给学生自主拓展的发展空间。
在做好这些后,我才真正进入备课环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没完全养成,所以我在备课中,采取了以下做法。
首先是把握好师生关系,备好全体学生
根据新课程理念,教师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评判者,是学生中平等的一员;学生也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人。备全体学生就是要从备课理念上打破传统的“一刀切”教学观。
在备课中要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充分交流思想感情,做到“平等对话”,不搞“一言堂”、“唯我独尊”和“强加意识”。为此,我这样达此目的:或回顾上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或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情绪;或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或有目的地与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只有对学生有了相当准确深刻的了解,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是处理好教材运用,备好教学过程
备教学过程要注意两个关键:一是备好学生知识基础,二是备好学生问题意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是学生积累、感悟、运用的基本材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灵感的起点。在备课时,一要考虑学生是否熟悉教材内容,在学习和生活
经历中是否曾遇到过,做到该讲则讲,不用讲则少讲,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起学习兴趣;二要考虑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基础,确定好每堂课的讲解进度和难度,设计好学生对教材掌握的三个层次——优生达到的创新层次,后进生达到的基础层次,差生理解的个别片断;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理解其他学科知识,拓展知识面,体会各学科间的联系,让学生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为避免“揠苗助长”,或遇到接新班或教科书版本更换时,在备课前,教师要尽量了解学生前一年的教科书及教学目标。特别是“幼小衔接”上,一些教师把一年级新生当作一张“白纸”。其实,早期家庭教育和幼儿园启蒙教育已给他们打上了“底色”,他们的数学已有了一定基础。一些老师却在全班实施“零起点”教育,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学一年级就有厌学的学生了。
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理念的核心,是新课程教学评价所关注的焦点。教师要转变传统备课方式,推陈出新,根据课程内容、学生需要大胆设计问题教学,以“问题”引领教学。由于现在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教师备课时要尽量考虑周到;同时运用好教学机智,对学生的肤浅回答做延缓评价,或采取冷处理,在下次教学时利用前馈,化错为利,防患于未然。
第三是注意选择教学方法,备好学习情绪
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的方式方法,进展快慢,完成程度以及与师生的配合程度等,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尽量发挥学生优点而克服其弱点。我们要准确定位学生现在需要什么,能学会什么,怎样才能学会,才能加强教学针对性和科学性,减少盲目性与随意性。只有让学生喜欢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产生积极情绪,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分析、记录学生们存在的各种问题,调整方法、制定相应措施。如我这样教一年级的一道文字应用题:小明昨天做了5道题,今天做了同样多的题,两天一共做了多少道题?一年级学生对“同样多”不理解,做题时面露难色。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请五个学生来唱歌,同时请五个学生伴舞,然后引导学生用“同样多”编应用题。这个充满情趣的设计使学生们很快就掌握了解题思路。
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并接受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发展,发现学生的优势,培养他们成为不同层次、规格的有用人才。是否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是否有相应的教学策略?是否能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哪些学生需要特别关注?怎样发挥他们的优势?等等问题,都是在备课时要考虑到的。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尊重学生志趣的基础上备课,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设计教案,才能备好课,进而上好课。
第四是考虑教学效果达成,备好学生能力
只有充分掌握学情,即学生的“起跳”基点,分类推进,才能使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在备课中要以平常教学、作业反馈、检测、访谈及观察等为依据,正确估计学生的现实水平,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找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才能使学生摘到你为他们设计的“桃子”。以低年级“数学学科创新能力”为例,制
定的目标应是学生能按教师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维,随学随用数学概念解题,能想出有直接联系的知识,掌握三步以内的思考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还要考虑有效的分层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及效果。根据学生情况,我把学生分为 A、 B、 C三层次。A层学生占据班级一半人数,大多基础好,学习能力强,老师布置的任务能保质保量完成;B层学生基础一般,能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但数学灵活运用能力弱;C层学生基础差,没有学习主动性,要靠老师随时关注,及时补课才能勉强跟上。在备课时我还根据学生的差异,如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强弱,能否敢于并善于发表意见,优秀生和后进生等学生间的亲密程度,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通过充分的交流互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次好的备课,一定是在对学生有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所以,“磨刀不误砍材工”,只有认真备好了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