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1

1.温度测量的方法:接触式测量法(膨胀式温度计、压力式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电阻温度计、半导体温度计)和非接触式(辐射式、红外式)

2.热电偶能将温度信号转换成电动势(mV)信号,具有性能稳定、复现性好、体积小、响应时间小的优点,用于测量500度以上的高温,可在1600度高温下长期使用。工作原理:A、B相接触点温度不同,产生热电动势,包括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由于材料不同,电子密度不同,设NA>NB,则A、B电子自由扩散,A扩散到B的比B到A的多,A带正电,B带负电,由于温度作用,A、B接触面形成静电场,阻碍电子扩散,在一定温度下,若A到B电子数与B到A电子数相等,形成接触电动势。在同一导体中,由于两端温度不同产生温差电动势,高温端电子向低温扩散,高温带正电,低温带负电,形成一个从高温指向低温的静电场,吸引电子从低温转向高温,最后达到动态平衡。

3.热电偶的基本定律:均质导体定律(必须用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组成且需材质均匀)、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

4.热电偶分类:普通型、铠装型、薄膜型。

5.热电偶冷端温度补偿:由热电偶的原理可知,只有当热电偶冷端温度保持不变,热电动势才是被测温度的单一函数关系,但在实际应用中,冷端暴露在空气中,受周围环境温度波动的影响,且距热源较近,因而其温度波动较大,给测量带来误差。为了降低这一影响,常用补偿导线作为热电偶的连接导线,作用是将热电偶的冷端延长到距热源较远、温度比较稳定的地方。

6.冷端补偿措施:查表法,仪表零点调整法,冰浴法,补偿电桥法,半导体PN结补偿法。

7.热电阻工作原理:导体和半导体的电阻值随温度变化,且电阻与温度之间关系接近线性,因此测量它们的电阻值便可得出相应的温度。

8.热电阻分为:金属热电阻和热敏电。

9.热电阻采用三线制接法,热电阻用三根导线引出,一根连接电源,不影响桥路的平衡,另外两根被分别置于电桥的两臂,使引线电阻值随温度变化对电桥的影响大致抵消。

10.目前广泛使用的集成温度传感器按输出量不同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 11.压力检测仪表分为:弹性式、电气式、液柱式压力计、活塞式。

12.弹性元件选择:被测压力p<20Mpa时,磷铜;p>20Mpa,合金钢;被测介质有腐蚀性时,不锈钢

13.压差式(节流式)流量计是基于流体流动的节流原理,利用流体流经节流装置时产生的压力差而实现流量测量的。由节流装置和压差计组成

14.影响流量系数α的因素:①节流装置的形式、孔口对管道的面积比m及取压方式;②管壁的粗糙度、孔板边缘的尖锐度、流体的粘度、温度及可压缩性;③流体流动状态。

15.控制仪表的发展三阶段:①基地式控制仪表;②单元组合式控制仪表;③以微处理器为中心的控制仪表。 16.基本控制规律:位式控制、比例控制P(控制及时,反应灵敏,偏差越大、控制力度越大,但控制结果存在余差)、比例积分控制PI、比例微分控制PD(超前控制)、比例积分微分控制PID。

17.手动操作电路及无扰切换描述:①A、M间切换:A→M无冲击,只是调节器输出暂停变化,输出值保持切换前值,切换无效;M→A将输入电容C1的右端接在基准电压VB上,可以无扰切换;②A、H间切换:A→H切换前将硬手动操作杆的位置拨动到与调节器输出指示位置一致,然后再切换;H→A同M→A;③M、H间切换:M→H同A→H;H→M由于切换后放大器成为保持状态,保持切换前的硬手动输出值,切换无效。

18.执行器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操作环节,其作用是根据控制器送来的控制信号改变所操作介质的大小,将被控变量维持在所要求的数值上。

19.自动调节阀分为气动、电动、液动三大类,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组成。

20.调节阀的流量特性是指流过阀门的流体的相对流量与阀门的相对开度间的关系,分为固有流量特性(直线流量特性、等百分比流量特性、快开特性)、工作流量特性。

21.气动执行机构的输出方式有角行程输出和直行程输出。薄膜式执行机构有正作用和反作用,当来自控制器或阀门定位器的信号压力增大时,阀杆向下(上)移动的叫正(反)作用执行机构。

22.调节机构实际上就是阀门,主要由阀体、阀座、阀芯、阀杆等部件组成,最常用的阀门是直通单座阀(阀体内只有一个阀芯)和直通双座阀(阀体内有两个阀芯和阀座),阀有正作用和反作用两种形式,当阀杆下移时,阀芯与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减小的为正作用式,如果阀芯倒装,当阀杆下移时,阀芯与阀座间流通面积增大,称为反作用式。

23.气动调节器有气开式与气关式,无压力信号时阀全开(闭),随着压力信号增大,阀门逐渐关小(开大)的为气关(开)式。

24.所谓单容过程是指只有一个储蓄容量的被控过程。有一个以上储蓄容量的过程称为多容过程。

25.在扰动作用破坏其平衡工况后,被控过程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自动恢复平衡的特性,称为自衡特性。由于输出量不能对扰动作用施加反作用,只要被控过程的平衡工况被破坏,就无法自行重建平衡,称为无自衡特性。

26.调节器参数整定方法可归结为理论计算法和工程整定法,常用的工程整定法有稳定边界法(适用于一般的流量、压力、液位和温度的控制,不适用于比例度特别小的过程,调节过程是稳定的,达不到稳定边界,不适于此法)、衰减曲线法(在调节器投入运行的情况下运行,不需要系统在稳定边界运行,较安全,容易掌握,适于各类控制系统,但实验费时,对于过渡过程比较快的系统,衰减比和振荡周期难以准确检测)、响应曲线法(只适用于允许被控参数变化范围较大的生产过程,优点是实验方法比其他两种方法的实验容易掌握,实验所需时间较短)、经验凑试法等。

27.串级控制系统特点:改善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抗干扰能力增强、对负荷和操作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增强。

28.前馈控制特点:①前馈控制器是扰动补偿,在扰动出现时立即进行控制,对特定扰动引起的动静态偏差控制比较有效;②前馈控制是开环控制,只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稳定,则控制系统必定稳定;另外,前馈控制对被控参数不作校验;③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由过程特性绝定,不同的过程特性,其控制规律不同;④一个前馈控制通道只能抑制一个干扰对被控参数的影响,而对其他干扰对被控参数的影响没有抑制作用。 29.比例控制系统的种类:开环比例控制系统、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变比值控制系统。

1.对于调速系统转速控制的要求有三方面:调速、稳速、加/减速。 2.调速系统的稳态性能指标:调速范围、静差率。

3.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有三个特点:饱和非线性控制、转速超调、准时间最优控制。

4.异步电动机调压调速的基本特征是电动机同步转速保持为额定值不变,属于弱磁调速。

5.异步电动机变压变频调速,在基频以下,由于磁通量恒定,允许输出转矩也恒定,属于“恒转矩调速”方式;在基频以上,转速升高时磁通减小,允许输出转矩也随之降低,输出功率基本不变,属于“近似的恒功率调速”方式。

6.基频以下的电压补偿控制采用定子电压补偿控制。

7.变频器交流方式可分为: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

8.无环流逻辑控制环节DLC是逻辑控制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它按照系统的工作状态指挥正、反组的自动切换。其作用是:当需要切换到正组VF工作时,封锁反组触发脉冲而开放正组触发脉冲;当需要切换到反组VR工作时,封锁正组而开放反组。

9.为什么PI调节器能实现无静差调节:如果采用PI调节器,则UC是ΔUn的积分,Uc?1t???U0ndt,如果Δ

Un是阶跃函数,则UC按线性规律增长。当ΔUn变化时,只要其极性不变,即只要仍是Un*>Un,PI的输出Uc便一直增长,只有达到Un*=Un,ΔUn=0时,Uc才停止上升;不到ΔUn变负,Uc不会下降。

画图:

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起动过程的转速和电流波形:第一阶段(0~t1)电流上升阶段;第二阶段(t1~t2)恒流升速阶段;第三阶段(t2以后)转速调节阶段。三特点:饱和非线性控制、转速超调、准时间最优控制。 2.α=β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直流调速系统正向制动过渡过程波形:①本组逆变阶段:电动机正向电流衰减阶段,VF组工作;②它组整流阶段:电动机反向电流建立阶段,VR组工作;③它组逆变阶段:电动机恒值电流制动阶段,VR组工作。

1.过程控制系统相对其他系统具有的特点:控制对象复杂、控制要求多样;控制方案丰富;控制多属慢过程参数控制;定值控制是过程控制的一种主要控制形式;过程控制系统由规范化的过程检测控制仪表组成。 2.一个完整的过程控制系统一般有调节器、执行器、被控过程和测量变送器四个环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