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必读:金融系现状和研究队伍介绍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7武汉大学金融专硕考研必读:金融

系现状和研究队伍介绍

一、沿革与现状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前身可追溯至1945年国立武汉大学开办的银行学专业,20世纪40年代,以杨端六教授(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李崇淮教授(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和周新民教授(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著名学者先后云集武大金融学科,当时就奠定了本学科在国内教育界的学术地位。改革开放后,武汉大学是全国最早恢复金融学科的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大学原管理学院设立国际金融专业并成立国际金融系。现武汉大学金融系于1999年在教育部学科调整的基础上,由原武汉大学国际金融系、投资系和货币银行学专业合并而成。2002年武汉大学设立金融工程专业,是全国最早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五个院校之一。2007年,武汉大学金融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9年,武汉大学金融学被评为湖北省优势学科,金融工程被评为湖北省创新学科。

武汉大学金融学系设有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博士点,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学硕士专业学位三个硕士点,金融学、金融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金融学专业中设有国际金融试验班和中法金融班两个特色班。下设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武汉大学银行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其中,武汉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为武汉大学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二、研究队伍

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2人,讲师6人。现任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的31人,占90%,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占62%,中青年教师正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现任教师中有1人担任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3人担任理事;2人担任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常务理事;1人担任中国金融工程研究会常务理事;2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担任国家教育部经济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育奖”和武汉大学首届教学校长奖。本系教师曾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三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一项、《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工程》等两部专业教材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金融工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学术研究

近5年来,本系教师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教育部后期资助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2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5项。先后在CambridgePublishingLtd、人民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等国内外著名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在《Asian-Pacific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本系教师在制度金融理论、银行管理理论、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等领域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第 1 页 共 1 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四、人才培养

长期以来,本系始终将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济、金融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为国家输送了大批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本系毕业生中的大部分人才已成为国内外金融实务界和学术界的中坚,并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

第 2 页 共 2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