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情景默写
1.韩愈《师说》中阐述老师作用的句子是“ , 。” 2.韩愈《师说》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 , 。”
3.韩愈《师说》中认为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 4.韩愈《师说》中对拜师学习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年龄大小不是其能否为师的条件的句子是“ , 。”
5.韩愈《师说》中“ , 。”两句,表明学者不管师者年龄大小,而向其专心学道的立场。
6.韩愈《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 , 。”
7.韩愈《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 , 。”两句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 , !”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韩愈《师说》中认为,圣人之所以愈益圣明,是因为他们“ ”,而普通人则相反,是因为他们“ ”。
10.韩愈《师说》中指出,从师态度不同,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不结果:“ , 。”
11.韩愈《师说》中,用“ , 。”两句说明“童子之师”与自己所说的老师有根本区别。
12.韩愈《师说》中,作者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老师的句子是“ , , 。”
13.韩愈《师说》中,认为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14.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位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两句是“ , 。”
15.韩愈《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 , 。”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
16.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们不能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自认为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 , 。”的尴尬状况。 17.韩愈《师说》中,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老师和弟子才能的句子是“ , 。”
18.《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 , 。”的观点是一致的。 19.韩愈《师说》中,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 , 。”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
20.韩愈《师说》中,认为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与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不过是“ , 。”的缘故。 21.韩愈《师说》中在阐述师生关系时,以“ , 。”两句来说明学识有早晚、能力各有所长的师生观。
22.韩愈《师说》中,揭示本文写作缘由的句子是“ , 。”
《师说》情景默写答案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9.犹且从师而问焉 而耻学于师 10.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11.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2.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3.小学而大遗
1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6.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1.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2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