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事项如: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等无需进行确认。另外,出于谨慎性考虑,因为或有事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故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或有负债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以补充和完善财务报告。但对于或有资产,当且仅当其有非常大的概率带来经济利益时,才会在附注中进行披露。 1.5借款费用资本化确认
借款费用是否能够资本化,一是看期间界限的界定,二是看借款的性质。例如:将借款费用按资本化期间与非资本化期间进行区分时,对于前者只允许费用化,而不得资本化;对于资本化期间,只有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款利息才能够资本化,其他的则只能费用化,并计入当期的损益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将借款费用按一般借款与专门借款进行区分时,对于一般借款通常按以下方式进行资本化确认:一般借款的资本利息=累计资产支出超出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资本化率;对于专门借款按以下方式进行资本化确认:专门借款的资本利息 = 资本化期间的资本利息 - 资本化期间未使用专门借款的利息收益。
第2章 谨慎性原则实务中应用的优点
谨慎性原则在实务中的应用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避免上市公司虚增利润现象的发生,体现出公平、公允的精神,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增加了资产计提的项目,如:无形资产减值、存货跌价、短期投资跌价、固定资产减值以及长期投资减值等准备项目。而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高估的行为无异于雪上加霜,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很有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所以,企业在预计未来损失时,采用谨慎性原则,则可以防止虚增资产,避免浮夸利润,从而有效地保护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这种资本保全制度的体现,有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为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如果恰当的运用谨慎性原则,可以选择计算出对公司利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方法,使会计相关工作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另外,根据公司具体需求对不同的方法进行比例设置和对比,更能更有效地指导会计工作,使得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和可靠。 2.2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由于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虚假的会计信息充斥着整个社会,严重制约了
2
市场经济的发展。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在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合理、适度地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和收益少计或不计,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同时,限制会计人员随意操纵企业利润,有利于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客观性。
2.3有利于降低或转移企业各项经营风险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往往有很多种原则,恰当的应用谨慎性原则要求,能有效地避免与其他原则相冲突。通常来说,在会计工作中要优先考虑一些客观性原则,然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他的会计原则进行顺序排列,这样不但能提升企业会计信息之间的可比性,还能让企业领导根据会计报表更好地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 2.4可以有效的保护公司董事的利益
因为每个企业所处的环境和自身状况都不一样,在应用谨慎性原则时所产生的结果也会不同,所以,在财务信息披露中必须充分说明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范围和程序、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等等,而充分的信息披露则有利于准确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避免错误信息的误导,从而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2.5实现税收最优化
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能会使企业的收入和利润产生低估,对损益的非对称确认将有利于减少所得税近期纳税支出或者延至以后的年度,这给企业近期减轻了税务负担,节约了资金占用,有利于其周转资金,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3章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的现实问题
3.1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
谨慎性原则倾向性较强,当期利润谨慎,而下一期却缺乏谨慎。以“存货”为例,本期利润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其计算偏低,降低了期末存货价值,造成后期销售成本较低,从而使利润获得强力反弹。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等期末存货所占资产比例较大的企业来说,显然是操纵利润的首选措施。因此,企业某一会计年度大量的呆滞存货可能被注销,为冲销巨额的存货成本,从而计提大量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而第二年企业就能够获得巨额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