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试题(完整带答案)

七、研究证据的分类 (1)原始研究证据

(2)二次研究证据:1、系统评价2、临床决策分析3、临床证据手册4、卫生技术评估5、临床实践指南

八、系统评价(SR)的概念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临床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具体问题,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特征

叙述性文献综述 系统评价 研究的问题

涉及的范畴常较广泛 常集中于某一临床问题

原始文献来源 常未说明、不全面 明确,常为多渠道 检索方法 常未说明

有明确的检索策略 原始文献的选择

常未说明、有潜在偏倚 有明确的选择标准 原始文献的评价

评价方法不统一或未评价 有严格的评价方法 结果的综合 多采用定性方法 多采用定量方法 结论的推断

有时遵循研究依据,较主观 多遵循研究依据,较客观 结果的更新 未定期更新

定期根据新试验进行更新 循证医学考试重点

九、叙述性文献综述与系统评价的区别 十、系统评价的方法

1、确立题目、制定系统评价计划书;2、检索文献;3、选择文献;4、评价文献质量;5、收集数据;6、分析资料和报告结果;7、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8、更新系统评价 十一、系统评价的评价原则 (一)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真实 1、是否根据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的系统评价;2、在系统评价的“方法学”部分,是否描述了检索和评价临床研究质量的方法;3、不同研究的结果是否一致

(二)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重要 (三)系统评价的结果是否能应用于我的病人

1、我的病人是否与系统评价中的研究对象差异较大而不适宜应用该证据?

2、系统评价中的干预措施在我的医院是否可行?

3、自己的病人从治疗中获得的利弊如何? 4、对于拟采用的干预措施和可能由此导致的不良反应,病人的价值观和选择如何? 十二、Meta-分析的概念

Meta-分析师对具有相同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等。目的在于增大样本含量,减少随即误差所致的差异,增大检验效能。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 十三、效应量

效应量是指临床上有意义或实际价值的观察指标改变量,观察指标若为分类变量资料,可采用的效应量有相对危险度(RR)、比值比(OR)、绝对危险度或率差(RD)等。 十四、为什么要进行异质性检验

Meta-分析是多个研究效应量间的合并分析。如果研究间效应量不一致,相差过大,则不能做汇总分析。因此需要考察研究间效应量的异质性,进行异质性检验是Meta-分析前进行的必要工作。

十五、异质性检验是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量前所必须的,根据其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

十六、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结果的评价标准 1、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是否明确提出了敏感的临床问题

2、文献检索方法是否详尽清楚? 3、文献的纳入标准是否合适

4、是否对每个纳入研究的进行了真实性评价

5、纳入研究评价结果的可重复性如何 6、结果合并是否合适(Meta-分析) 十七、评价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结果真实性的原则

1、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是否采用了论证强度高的研究设计方法

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暴露因素、结局的测量方法是否一致?是否采用了盲法?

3、观察期是否足够长?结果是否包括了全部纳入的病例?

4、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因果效应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

5、危险因素和疾病之间有否剂量效应关系?

6、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的结果是否符合流行病学的规律?

7、病因致病的因果关系是否在不同的研究中反映出一致性?

8、病因致病效应的生物学依据是否充分? 十八、诊断性试验的评价标准 (1)诊断性试验的真实性 1、是否用盲法将诊断性试验与参考标准(金标准)坐过独立的对比研究?

2、该诊断性试验是否包括了适当的病谱 3、诊断性试验的检测结果,是否会影响到参考标准的实施?

4、如将该试验应用于另一组病例,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真实性?

(2)诊断性试验的重要性

1、是否通过该项诊断性试验,能正确诊断或鉴别该患者有无特定的目标疾病? 2、是否作了分层似然比的计算? (3)诊断性试验的实用性

1、该实验是否能在本单位开展并能进行正确的检测?

2、我们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合理估算病人的验前概率?

3、检测后得到的验后概率是否有助于我们对病人的处理?

十九、RCT质量评价关键因素 1、在被评价的RCT证据中,一定要注重其研究的样本是来自随机抽样以及研究样本具体的随机分组方法,是否采用了“隐匿”措施。 2、被纳入的研究对象之诊断依据是否可靠,有否具体的纳入及排除标准,明确这些研究对象所患的疾病的代表性如何,弄清楚了这些则对于证据的真实性判断及其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3、注意试验开始时,组间的临床基线状况是否相对一致,可比性如何?有无显著性差异?例如样本例数在组间是否相等,性别与年龄分布以及病情和病程等等是否可比。 4、干预措施(试验组与对照组)是否明确,是否执行了盲法以及盲法类别是什么(如单盲、双盲或三盲等),药物的制剂、剂量、用药途径是否清楚。疗程的规定是否合理。这些对判断治疗性证据的真实性,需要结合临床专业知识。

5、注意组间的研究对象除接受试验措施之外,是否存在同时接受了其他治疗措施(含特异与非特异性治疗)。

6、试验观测的中间指标和终末指标是什么?

7、入组试验研究对象的总例数,在最终试验的证据(结论)中是否完全。 8、分析证据的统计学方法是否正确和合理,如果方法正确和对结果的差异性判断合理,则证据的真实性佳;如对结果分析所应用的统计学方法欠妥,必然要影响证据的真实性。

二十、原始治疗性证据的重要性评价 第一、真正的阴性结果(证据)

第二、真实的尚有争议的结果(证据) 第三、真实有效地治疗证据

循证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循证医学 2、医学证据

二、填空题:

1:循证医学由 、 、 三部分B 常规的文献综述 组成。 C 临床证据 2、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D 临床个案与病例分析资料 是 、 、 、 。 4、常用的研究方案及其应用范围和科学论3、EBM实践的最佳证据的三个特征证强度按顺序最好的是 是 、 、 。 A 断面研究设计方案 4、评价系统评价的基本原则B 随机对照试验( RCT ) 是 、 、 C 队列研究方案 。 5、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的五步曲是 、 、 、 、 。 三、判断题 1、临床经验能成为可靠的证据。 2、证据的来源分为一级来源证据(原始研究证据)、二级来源证据(二次研究证据)。 3、寻找证据时,首先应寻找可靠的系统评价。 4、证据检索的基本思路是先选择敏感度高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再选特异度高的策略。 5、系统评价和临床试验:应首先检索原始研究系统评价;如果没有,再查系统评价。 四、多选题 (一)A型题 1、前瞻性研究方案包括,但除外 A 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B 队列研究 C 病例-对照研究 D 临床对照研究 E 描述性研究。 2、 下列哪个不是有价值的三种形式的证据 A 原始的单个证据:即单篇论文提供的证据。 B 常规的文献综述 C 系统评价 D 临床个案与病例分析资料 3、下列哪个是国际最新最佳证据的四大来源之一 A 医学杂志 D 病例-对照研究 E 叙述性的临床病例资料总结或报告 5 、下列哪项不是诊断性试验研究评估的基 本要求 A 确定金标准 B 确定新的诊断性试验 C 正确选择研究对象 D 新诊断性试验与以往经验性结果作比较 E新诊断性试验与金标准结果作比较 (二)X型题 1、下面那几个是二级来源证据(二次研究证据) A Cochrane图书馆 B 最佳证据 C 循证医学评价(EBNR) D 指南数据库 2、检索一类研究的策略是 A系统评价 B经济学评估和卫生需求 C 临床试验 D临床指南 3、 数据库选择以下哪几个是正确的 A MEDLINE B Cochrane图书馆、 C 美国内科学杂志发表的ACPJC D循证医学评价 4、系统评价的应用的必要性包括 A 临床实践的需要 B 科研工作的需要 C 学科发展的需要 D 医学教育的需要 5、 Meta分析的统计描述的数据来源及分类包括 A I类数据

B II类数据 C III类数据 D IV类数据

6、EBM临床实践的伦理原则包括

A 尊重原则 B 自主原则

C 不伤害原则 D 公正原则

7、影响预后研究质量的因素有

A 早期诊断和治疗 B 疾病本身的特点 C 病因

D 医疗条件

8、查找预后证据的目的有

A 探讨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性 B 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C 探讨改善预后的措施 D 探讨社会、家庭因素

9、回顾性研究有

A 随机临床对照研究 B 病例-对照研究 C 描述性研究 D 回顾性队列研究

五、简答题 (一)、疾病的循证治疗实际上是一个医疗决策的问题,一个患者在诊治过程采用循证治疗的方法经浓缩后可归纳为: (二)、Meta分析结果评价标准有哪几项

证医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指

的是临床医生在获得患者准确的临床依据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技能,分析并抓住患者的主要临床问题(诊断、治疗、雨后、康复等),应用最佳的和最新的科学证据,做出科学的

诊治决策,联系具体的医疗环境,并取得患者的合作和接受,以实践这种诊治决策的具体医疗过程。 2、 成本-效益分析:将不同的结果换算成流

通货币的形式,用货币量作为共同的获利单位进行比较。

3、 效用:即用社会效益和个人主观满意度

来测量和评价健康效果。

4、 药物不良反应:在预防、诊断、治疗疾

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5、 证据:主要是指经过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 系统评价:是一种全新的文献综合评价

研究方法,是针对某一临床问题系统全面的手机全世界所有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则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何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得出综合可靠地结论。 7、 ROC曲线:又称受试者工作曲线,以实

验的敏感度(真阳性率)为纵坐标,而以1-特异度(假阳性率)为横坐标,依照连续分组测定的数据,分别计算SEN及SPN,按照平面几何的方法将给出的各点连成曲线。 8、 Meta-分析:又称荟萃分析支队具有相同

研究题目的多个医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系列过程,包括提出研究问题,制定纳入和排除的标准,检索相关研究,汇总基本信息,综合分析并报告结果。 9、 医疗保密:通常是指医生在医疗活动中

不向他人泄露有关患者的病情或其他隐私情况,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并不是无限制的,绝对的。 二、填空题 1、最佳证据应具备的特性 真实性 、 重要性 、 实用性 。

2、成本-效果分析的表示方法包括 成本效果C/E 比或 增量效率 ΔC/Δ E 比。 3、可作为常用的效用评价指标是 质量调整 寿命年 QALY 和 伤残调整寿命8,预防:怎样通过识别和纠正危险因素年 DALY 。 来减少疾病的发生及如何通过筛查来早期4、根据不良反应与 药物的剂量 的诊断疾病。 关系,将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型。 5、获得最佳证据或一级证据所需要的临床2、在临床过程中,临床医师和病人家属所试验必须具备一下特征 大样本 、 关注的内容有何不同? 随机 、 对照 、 盲法 6、治疗效果的准确度就是可信的程度,常用95%可信区间(95%CI,confidence interval)来表示,可信区间越小,则可信度就越 接近 真值。 7、卫生技术评估的内容包括: 安全性 、 有效性 、 经济学特性 、 社会适应性 。 8、最常见的识别发表偏倚的方法为 漏斗图法 。 9、病因与危险因素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系统评价 , 随机对照实验 , 队列研究 , 病例对照研究 。 10、循证医学中诊断性试验常用的指标: 敏感度 、 特异度 、 患病率 、 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 。 三、简答题 1、在临床循证医学实践中提出临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其第一步,请简述临床问题的来源? 答:1,病史和体格检查:怎样恰当地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和解释其发现 2,病因:怎样识别疾病的原因(包括医源性) 3,临床表现:疾病临床表现的频度和时间,怎样应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病人的分类 4,鉴别诊断:当考虑病人临床表现的可能原因时,怎样鉴别出那些可能的、严重的并对治疗有反映的原因。 5,诊断性试验:怎样基与精确性、准确性、可接受性、费用及安全性等因素来选择和解释诊断性试验,以便确定或排除某种诊断。 6,预后:怎样估计病人可能的病程和预测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或结局。 7,治疗:怎样为病人选择利大于害,并价有所值的治疗方法。 3、原始治疗性证据的真实性评价,一般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首先,分写是来自什么样的研究设计方案,是否有恰当的对照组。 其次,分析研究对象的诊断标准及其纳入和排除标准是否明确、 第三,分析组间的临床基线是否可比、干预措施和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和安全。 第四,分析终点指标是否确切、有何偏倚因素存在及其采取了什么防止和处理方法、依从性如何。 第五,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是否合适,结果与结论是否真实和可靠。 这些都是涉及证据真实性的关键因素。 4、Meta-分析的统计分析过程? 一、效应量的统计描述:可采用的效用量有RR,OR,RD,WMD,SD 二、异质性检验:Q检验,异质性来源与处理。 三、合并效应量估计与统计推断。 四、敏感性分析

5、简述医疗保密的内容。 答:患者的所有个人资料均属保密内容。医

生应饱受患者隐私和秘密,即为患者保密。但由于医疗的特殊性,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医生又不能向患者透露真实病情,即对患者保密。医务人员不向患者讲真话,而采用“善意的谎言”,以保证诊治的效果,这在道德上是允许的,但应在得到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后才能实施。 6、请简述影响预后研究质量的因素 答:一.集中性偏倚(又称就诊偏倚),控制措施有:随机化,限制,配对,分层,多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