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史记》体大思精, ▲ ,通过描写起伏跌宕的情节,展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史记》的人物传记以时间为序,又兼顾传记间的内在联系,遵循 ▲ 的原则,有分有合,前后呼应。这种巧妙而高超的编排,使得叙事脉络 ▲ 起伏、婉转多变,体现出史实记述和史家理念的统一。

A.星罗棋布 人以群分 明灭 C.星罗棋布 以类相从 明晰

B.包罗万象 人以群分 明晰 D.包罗万象 以类相从 明灭 B.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D.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2.下列各组诗句中,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3分) A.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C.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3. 下列各句中画线处不需要删去的一项是(3分) ...

A.接着是整个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个城市发掘出来。 B.对于这件丑闻,我看不能再隐瞒了,一定要公诸于民众。你要是还不采取补救措施,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C.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D.在几座城门均被国民党关闭的情况下,请愿学生在中正门向军警发起强大宣传攻势,终于感动守城军官 ,打开铁锁,冲出城门。 4.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人于农历三月上旬巳日,游于水滨,祭祀、沐浴,祓除不祥,称为“修禊”。如《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B.古代男子常在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伯牙、仲尼等;女子在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如孟姜、叔姬等。

C.古代讲到亲戚关系时,常常用丧服的差别表示亲疏远近。如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D.古代祭祀时,用羊、豕作祭礼叫太牢,牛、羊、豕齐全的叫少牢。如欧阳修《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5.下列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旅夜书怀》

【赏析】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诗人以沙鸥自况,烘托出天地间一个孤独飘零的形象,深刻表现了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这正是诗人身世际遇的写照。

B.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晚秋》

【赏析】秋天到来,诗人想起了故乡美味的鲈鱼,却羁旅他乡不能归去。于是,只能戴着南方人的帽子,学着思念故国的楚囚钟仪的样子,以表达自己浓烈的思乡之情。 C.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赏析】作者对国文老师的描写,看似不敬不雅,但丝毫没有厌恶之意,更多的却是有趣、可爱。这是在用幽默的笔调,调侃自己所喜欢的尊长,“不敬”中饱含深深敬意。 D.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赏析】此曲以夕阳残照烘托离别的凄凉氛围,又以“遍人间烦恼”夸张地抒发了内心无比的悲伤,最后化虚为实,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异曲同工。

6.下列对漫画寓意理解最完整、贴切的一项是(3分)

A.只要不认为自己吃亏,别人也就没占着便宜 B.贪得无厌者,总为自己的丑恶行为找到借口 C.包容方显美德,宽厚则是你修养气度的体现 D.没有公平合理的分配,社会就没有和谐稳定 二、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楚元王世家 司马迁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

高祖兄弟四人,长兄伯,伯蚤卒。始高祖微时,尝辟事,时时与宾客过巨嫂食。嫂厌叔,.

叔与客来,嫂详为羹尽,枥釜,宾客以故去。已而视釜中尚有羹,高祖由此怨其嫂。及高祖为帝,封昆弟,而伯子独不封。太上皇以为言,高祖曰:“某非忘封之地,为其母不长者耳。”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而王次兄仲于代。 .

高祖六年,已禽楚王韩信于陈,乃以弟交为楚王,都彭城。即位二十三年卒,子夷王郢立。夷王四年卒,子王戊立。

王戊立二十年,冬,坐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郡。春,戊与吴王合谋反,其相张尚、太傅赵夷吾谏,不听。戊杀尚、夷吾,起兵与吴西攻梁,破棘壁。至昌邑南,与汉将周亚夫战。汉绝吴楚粮道,士卒饥,吴王走,楚王戊自杀,军遂降汉。 .

汉已平吴、楚,孝景帝欲以德侯子续吴,以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是时礼为汉宗正。乃拜礼为楚王,奉元王宗庙,是为楚文王。

赵王刘遂者,其父高祖中子,名友,谥曰“幽”。幽王以忧死,故为“幽”。高后王吕禄.于赵,一岁而高后崩。大臣诛诸吕,乃立幽王子遂为赵王。

遂既王赵二十六年,孝景帝时坐晁错以適削赵王常山之郡。吴、楚反,赵王遂与合谋起兵。其相建德、内史王悍谏。不听。遂烧杀建德、王悍,发兵屯其西界,欲待吴与俱西。汉

使曲周侯郦寄击之。赵王遂还,城守邯郸,相距七月。吴楚败于梁,不能西。栾布自破齐还,乃并兵引水灌赵城。赵城坏,赵王自杀,邯郸遂降。赵幽王绝后。 .

太史公曰: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使楚..王戊毋刑申公,遵其言,赵任防与先生,岂有篡杀之谋,为天下僇哉? .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防与先生:汉时贤者。 7.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始高祖微时 .

B.汉绝吴楚粮道 .D.君子用而小人退 .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

绝其甬道,大破之 .

引以为流觞曲水 .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臣具以表闻 .不知老之将至 .自令放为 .

C.乃并兵引水灌赵城 .

8.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于是乃封其子信为羹颉侯 .B.幽王以忧死 .D.为天下僇哉 .

C.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 .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中“高祖由此怨其嫂”与《高祖本纪》中刘邦在众臣面前戏弄其父,都体现了刘邦心胸狭隘的特点。

B.汉军平定吴、楚叛乱后,孝景帝没有立吴王的后代为王,只封元王的儿子刘礼为楚王,他就是楚文王。

C.在孝景帝时,因为赵王刘遂犯错,晁错将他贬谪并削去他的常山郡,所以吴、楚叛乱时,刘遂就和他们合谋起兵。

D.篇末的论赞,一改宿命论的陈辞滥调,而特别强调了尊贤、用贤的问题,体现了司马迁进步的历史观。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4分)

▲ ▲ (2)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归有光《项脊轩志》)(4分)

▲ ▲

11.简要概括楚、吴、赵三国君主的哪些行为导致了自身的败亡?(4分)

▲ ▲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13题。

乌夜啼 陆 游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兰膏香染云鬟腻,钗坠滑无声。

①②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绣屏惊断潇湘梦,花外一声莺。

【注】①打马:宋代妇女的闺中游戏。②潇湘梦:出自岑参《春梦》“洞房昨夜春风起,遥忆美人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

12.简要分析“绿窗斜日偏明”中“偏”的妙处。(5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