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4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练习

第14讲 碳、硅及无机非金属材料

考纲要求 1.了解C、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要性质及应用。2.了解C、Si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考点一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1.碳单质

(1)碳单质的存在形式有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足球烯,它们互为同素异形体。 (2)结构

金刚石: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石墨:平面正六边形层状结构。 (3)物理性质:金刚石熔点高、硬度大;石墨熔点高、质软,有滑腻感。 (4)主要化学性质——还原性 ①可燃性

CuO:2CuO+C=====2Cu+CO↑?冶炼金属???高温②与氧化物反应?SiO:SiO+2C=====Si+2CO↑?制取粗硅??高温?HO:C+HO?g?=====CO+H?制取水煤气?

2

2

2

2

2

2

△??浓H2SO4:C+2H2SO4?浓?=====CO2↑+2SO2↑+2H2O

③与强氧化性酸反应?

△??浓HNO3:C+4HNO3?浓?=====CO2↑+4NO2↑+2H2O2.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气体,有毒,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还原性

点燃

①燃烧:2CO+O2=====2CO2,淡蓝色火焰; △

②还原CuO:CuO+CO=====Cu+CO2(冶炼金属)。 3.二氧化碳(CO2)

(1)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固态CO2俗称干冰。

(2)与H2O、Na2O、Ca(OH)2(足量、澄清)、Mg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CO2+H2O??H2CO3,Na2O+CO2===Na2CO3,点燃

CO2+Ca(OH)2===CaCO3↓+H2O,2Mg+CO2=====2MgO+C。 (3)CO2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 1 -

①CO2的主要来源: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烧。 ②自然界消耗CO2的主要反应:

a.溶于江水、海水中:CO2+H2O??H2CO3; b.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O2;

c.岩石的风化:CaCO3+H2O+CO2===Ca(HCO3)2。 4.碳酸(H2CO3)

弱酸性、不稳定性。碳酸(H2CO3)只能在水中存在。H2CO3在水中与CO2共存,因此常把CO2+H2O当碳酸用。

5.碳酸的酸式盐和正盐的比较 (1)在水中的溶解性

①含K、Na、NH4的正盐易溶于水,其余一般不溶于水;酸式盐均能溶于水。

②一般来说,在相同温度下,难溶性正盐溶解度小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Ca(HCO3)2>CaCO3;可溶性正盐溶解度大于其酸式盐溶解度,如溶解度Na2CO3>NaHCO3。 (2)热稳定性

一般来说,热稳定性顺序为正盐>酸式盐>碳酸,如稳定性Na2CO3>NaHCO3>H2CO3。可溶性正盐>难溶性正盐,如CaCO3高温分解,而K2CO3不易分解。 (3)水溶液酸碱性强弱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正盐溶液的pH大于其酸式盐溶液,如pH:Na2CO3溶液>NaHCO3溶液。

1.碳单质及其氧化物性质用途的判断 (1)C、C、C是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解析

1212

13

14

C、C、C互称同位素,碳元素的三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为金刚石、石墨和C60。

1314

(2)金刚石和石墨由相同的元素组成,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 (3)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向空气中排放二氧化碳会形成酸雨(×) (5)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6)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7)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与盐溶液反应的判断

(1)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解析 H2SiO3不溶于H2CO3。

(2)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解析 开始生成CaCO3沉淀,CO2过量时,CaCO3又与CO2、H2O反应生成Ca(HCO3)2。 (3)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若先通入NH3再通CO2,溶液会变浑浊(√)

- 2 -

(4)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有晶体析出(√) 解析 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的小。

(5)向NaAlO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一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CO2过量,沉淀溶解(×) 解析 Al(OH)3不能溶于H2CO3。

(6)向饱和NaCl的氨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有晶体析出(√) 解析 会析出NaHCO3晶体。

确定混合气体(CO、CO2)中含有CO气体的实验设计方法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指定装置的作用 A:除去混合气体中的CO2气体。 B:检验混合气体中CO2是否除尽。 E:除去尾气中的CO2气体。

F:除去尾气中的CO气体、防止污染环境。 △

(2)写出C中的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 (3)确定混合气体中含有CO气体的实验现象:

B中无明显现象,C中的物质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可采取的方法: ①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C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盛有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 ②通过盛放灼热CuO的硬质玻璃管

题组一 CO2通入碱溶液中反应产物的定量分析

1.(2018·汕头模拟)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 )

- 3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