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政治真题汇编之八年级上册(含答案和解析)

1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寒冬的开封,有人在外卖平台点了50份热粥,备注:“麻烦将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的环卫工人和正在送外卖的小哥。”接单的店长一看,悄悄给这份订单又加了量。送餐员也没一人独揽,立马将生意分享给十个同事……这表明( ) ①社会生活充满是非善恶

②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 ③真善美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④从众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分析】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好心人、外卖平台和送餐员的行为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表现,是真善美的行为,表明真善美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从众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③④是正确的选项;①选项材料没有体现非和恶;②选项只有---才,太绝对,排除。 故选:D。

2.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沉迷网络紧急通知》和《致全国中小学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因此,我们应该( ) ①远离网络,对网络说“不”

②提高警惕,练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 ③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 ④躲开家长和老师上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少年面对网络的自我保护。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网络中个人隐私容易被

1

2

侵犯,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青少年要利用网络学习、工作,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

【解答】题干中教育部 的举措,旨在教育青少年及家长,要做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工作,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练就一双“慧眼”,分清信息的良莠,远离网络色情、暴力等不健康的内容,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性;④说法错误,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故选:B。

3.中学生陈某经常彻夜上网玩游戏,导致精神萎靡。后在老师帮助下,摆脱了游戏的诱惑,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并在市比赛中获得二等奖。这启示我们( ) A.网络交往扩大了我们生活空间 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不应上网 C.网络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 D.遵守上网道德,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分析】网络具有两面性,既有健康积极使人进步的信息,又有消极虚假害人的信息,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学生陈某沉迷于网络游戏,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解脱出来,利用网络学习网页制作,这说明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我们要学会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做有益的事,C是正确的选项;AD选项材料没有体现;B选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排除。 故选:C。

4.某餐厅收到了这样一份外卖订单(如图)。餐厅店家将订单备注晒到网上,随即引来一片打call声(意为点赞)。很多网友直呼,已经被这张“暖心备注”暖哭。对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2

3

A.店家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

B.网络使生活更加便捷,但有利也有弊 C.买家替送餐小哥着想,对他充满尊重与关爱 D.网友们为买家打call,是对其与人为善品质的赞扬

【分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

【解答】餐厅店家将订单备注晒到网上,引来点赞---买家替送餐小哥着想,对他充满尊重与与关爱,店家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社会正能量,网友们为买家点赞,是对其与人为善品质的赞扬,ACD观点正确,排除;B错误,题干体现网络的积极作用,而选项呈现网络是双刃剑二者矛盾。 故选:B。

5.当前流行的网络直播是指利用互联网,以视频音顺、图文等形式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图中信息主要告诉我们( )

①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

②要善于辨别,远离不良直播平台 ③网络直播容易造成自己隐私泄露 ④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取缔网络直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网络的两面性。网络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青少年要正确对待网络,文明上网。

3

4

【解答】漫画中的直播,有的充斥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启示我们要正确选择网上信息,自觉过滤不良性系信息的影响,善于辨别,远离不良直播平台,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参与社会生活。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漫画中没有体现,不合题意;④说法错误,取缔网络直播属于极端措施,忽视了积极的网络直播。 故选:A。

6.中学生娟娟最近迷上了微信,她在微信中“认识”了一个昵称为“草原孤狼”的微友,在微信中不慎泄漏了家庭信息,使家庭财产险些受到损失。如果你是娟娟,你会( ) A.从此以后拒绝使用微信

B.请朋友找到这个“草原孤狼”痛打一顿 C.今后只与本班同学交友聊天 D.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分析】该题考查青少年网络交往的自我保护。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尤其是在网络交往的空间内,更应提高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解答】网络为我们提供的交流的空间,但它只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此在网络交往中注意保守自己的真实信息是保护自己的重要方面。娟娟家之所以出现财产险些受到损失,就是因为她对网络交往对象的警惕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此她的精力警示我们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应选D;A选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B选项采取了不合法的手段;选项C的做法会导致交往面过于狭窄,不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ABC选项观点错误,应排除。 故选:D。

7.婷婷的网友要求她提供家庭地址、电话,并要求与她见面。婷婷的正确做法是( )A.敞开心扉,无所不言 B.保护隐私,适当交往 C.加强防范,不交网友 D.远离网络,专注学习

【分析】网络交往有利有弊,我们要发挥网络的利,尽量避免网络的弊。要在网络交往中学会自我保护,认清现实交往的重要性。

【解答】在面对网友的时候,应该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尤其面对网友索要详细个人信息的时候,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时刻提防不良人员的侵害,提高安全意识。故B项正确。A选项是自我保护意识差的表现;CD选项太绝对,忽略了网络的积极影响,排除。

4

5

故选:B。

8.2017年10月8日正式施行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对此规定,下列观点你认同的是( ) ①上网要遵守道德与法律

②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③角色不同,则责任不同

④公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网络规则。通过网络表达意愿、行使话语权,的前提是自觉遵守网络规则,依法行使权利。

【解答】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行使权力,同时需要履行义务,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明确角色不同,则责任不同,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上网,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所以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A。

9.“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网络可学习,可交往,有益无害 B.网络可虚拟,可隐蔽,无所谓利弊 C.网络有欺诈,有伤害,有害无益 D.网络是把锋利的双刃剑,有利有弊

【分析】网络具有两面性,既有健康积极使人进步的信息,又有消极虚假害人的信息,启示我们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解答】该题考查网络交往的两面性。网络交往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通过网络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另一方面,网络也有可能造成很多伤害,沉迷于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有更大的“杀伤力”。“如果你爱他,就请他上网;如果你害他,就请他上网。”就体现了网络的两面性,是双刃剑,有利有弊,D是正确的选项;AC选项有益无害,有害无益,不符合实际;B选项网络有利有弊。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