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集

二、判断题

1、租金与准租金的区别在于:前者指长期内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后者指短期内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

2、经济学上的资本可以定义为: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的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3、如果一个熟练工人每个小时的生产量是不熟练工人的两倍,并且假定所有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和长期均衡的,那么,这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率将是不熟练工人的两倍。

4、如果女工与男工有相同的生产力,但女工的均衡工资低于男工。在这种情况下,禁止工资差别会导致女工就业水平的下降。

5、经济租金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

6、地租是当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 7、基尼系数不会大于一,也不会小于零。

8、一般来说,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9、如果男女工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低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10、一个竞争性的厂商,在其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11、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

三、单选题

1、下列判断除哪一句外都是错误的( )

①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L)的提高将导致就业量的增加

②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总是具有负值斜率,而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呈正值斜率又可能呈负值斜率

③在所有市场条件下,法定最低工资率的提高将导致就业量的减少 ④劳动的非流动性总是导致垄断剥削。

2、准租金与厂商的总利润相比( )

①相等 ②前者大 ③后者大 ④均有可能

3、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她从事其它的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的经济租金为( )

①10万元 ②7万元 ③3万元 ④不可确知

4、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失业增加的希望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容易实现( ) ①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②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③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④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5、正常利润是( )

①经济利润的一部分 ②经济成本的部分 ③隐含成本的一部分 ④ ②和③都对

6、设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

①分别为250元,200元 ②均为250元 ③均为50元 ④分别为0元,50元 7、下面哪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带来经济利润?( ) ①商品的供给量很大 ②商品的需求量很小 ③厂商有效地控制了商品的供给 ④以上均对 8、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

①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

②经济地租系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现时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③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④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着准地租,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着经济地租。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2、在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作图说明可以变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的价格是怎样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由此决定的价格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有何关系?

3、 要评述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的分配理论? 4、 说明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的区别? 五、计算题

1、已知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生产函数为Q=A+ aL-bL2,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劳动的价格为W,试推导证明:(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a/2b-W/2bp,(2)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3)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 2、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6L,Q为每天产量,L为工人的日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率为4.80美元,试求当厂商利润极大时(1)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小时?(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

3、假设某特定劳动市场的供需曲线分别为:DL=6000-100W,SL=100W,则(1)均衡工资为多少,(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变为多少?

4、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DL分别为劳动市场的供给、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则(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为多少?(2)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巾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工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补贴多少给企业?新的就业水平是多少?企业付给职工的总补贴将是多少?

5、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为100/L,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0/K,工资为5元,资本的价格是100元,产品的价格是12元,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需要多少资本和劳动?

6、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为10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试求其准租金和经济利润,两者相等吗?

7、某农场主决定租进土地250英亩,固定设备的年成本为12000美元(包括利息、折旧),燃料、种子、肥料等的年成本为3000美元,生产函数为Q=-L3+20L2+72L,Q为谷

物年产量(吨),L为雇佣的劳动人数,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系完全竞争,谷物价格每吨75美元,按现行工资能实现最大利润的雇佣量为12人,每年的最大纯利润为3200美元,他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5000美元,求解:(1)每个农业工人的年工资为多少?(2)每英亩土地支付地租多少?

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

二、判断题

1、同时满足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状态,必然是社会福利最大的状态。 2、社会福利函数具有同个人效用函数同样的性状。

3、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说明,在有独裁的经济中则可建立社会福利函数,但这个福利函数并不能真正反映社会的偏好。

4、尽管已有阿罗不可能性的定理,然而经济学家还是经常利用这种或那种福利函数来表示关于资源配置的判断。

5、契约曲线之得名是由于它是所有可能的契约之和。

6、对于福利最大化来说,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条件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7、建立社会是福利函数的目的在于试图在放用可能性曲线上寻找社会福利最大的点。 8、为了达到交换帕累托最优,必须合任何只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9、福利经济学既有规范分析法,又有实证分析法。

10、公共选择取代私人选择、或者说以政府替代市场,只不过是两劣相权取其轻罢了。 11、为了达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就必须使任何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的厂商的这两种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

12、阿累不可能性定理表明不存在一种把个人偏好加总成为社会偏好的理想方法。 三、单选题

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

①RPTxy=Px/Py ②A与B的RCSxy=Px/Py

③RCS

A

B

XY =RCSXY

④RPTxy=RCS

A

B

XY=RCSXY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

①乙用X向甲交换Y ②乙用Y向甲交换X ③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④以上均不正确

3、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①产品转换曲线 ②消费契约曲线 ③社会无差曲线 ④效用可能性边界

4、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 ) ①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②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③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④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5、在两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 ①对甲和乙,RPTxy=RCSxy ②对甲和乙,RCSxy=Px/Py ③RCS甲xy=RCS乙xy ④上述所有条件 6、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①消费契约曲线 ②效用可能性曲线 ③社会福利曲线 ④生产契约曲线

7、假定对于既定数量的苹果和桔子,小王更喜欢苹果,小李更喜欢桔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来说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