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尿路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依据及治疗原则 9.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10.慢性肾衰时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表现及产生原理 11.促进慢性肾衰恶化的因素 12.肾衰的治疗
病例分析: 病例1
病案一: 某患者,女, 29岁,因尿频、尿急、尿痛2天就诊,无腰痛及发热。体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尿常规示白细胞+/HP,余正常。尿培养结果未回报。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病例2
患者,女, 68岁,已婚,汉族,因腰痛10年,加重伴食欲下降2周于2004年4月7日入院。
患者 10年前始感腰痛,为双侧腰部持续性胀痛,不向它处放射,疼痛不剧,尚能忍受,故未予重视。4年前体检时发现“多囊肾、多囊肝”同时发现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具体不详),在外院予以降压、护肾、结肠透析、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未进行系统治疗,两周前患者腰痛渐加重,行走时尤甚,伴晨起干呕,食欲下降,同时感乏力、心悸、气促、四肢麻木,偶有头晕、耳鸣,为求进一步诊治而入我院。门诊以“慢性肾功能不全”收住入院。患者起病以来精神食欲欠佳,睡眠尚可,无明显少尿,夜尿3-4次/天。
体查: T 38.2℃ R 24次/分 P 96次/分 BP 170/90mmHg
发育正常,营养欠佳,神清合作,贫血貌,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稍充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96次/分,律齐,无杂音。腹(-)。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1、血常规:WBC 12.2×10 9/L,N 0.75,Hb 74×10 12/L,Pt 142×10 9/L 2、尿常规:pro++,WBC+,BLO 3个/Hp 3、肾功能:BUN 37.6mmol/L,Cr 724ummol/L
4、腹部B超:多囊肝、多囊肾
选择题:
1.最适宜采用血液滤过治疗
A.糖尿病肾衰竭患者 B.儿童尿毒症 C.尿毒症并严重心力衰竭 D.严重高钾血症 E.严重酸中毒 2.能控制肾小球内高压的药物是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利尿剂 E.ACE抑制剂 3.慢性肾衰竭时高血压的发生机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肾素-管紧张素水平增高 B.血容量扩张 C.血容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平衡失调 D.激肽系统的作用 E.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变 4.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宜首先使用
A.α受体阻滞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利尿剂 E.ACE抑制剂 5.我国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为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糖尿病肾病 C.狼疮肾炎 D.高血压肾病 E.梗阻性肾病 6.发达国家慢性肾衰竭最,常见的病因为
A.慢性肾小球肾炎 B.糖尿病肾病 C.狼疮肾炎 D.高血压肾病 E.梗阻性肾病 7.尿毒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心血管系统症状 B.胃肠道症状 C.血液系统症状 D.呼吸系统症状 E.神经精神和肌肉系统症状 8.尿毒症必有的临床表现
A.高血压 B.贫血 C.出血 D.食欲不振 E.骨酸痛 9.尿毒症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肾脏产生EPO减少 B.造血原料缺乏 C.血液透析过程失血 D.红细胞寿命缩短 E.骨髓抑制 10.慢性肾衰竭时继发性甲旁亢发生的机制
A.健存肾单位学说 B.肾小球高滤过学说 C.肾小管高代谢学说 D.矫枉失衡学说 E.内分泌功能障碍
11.一个无症状的18岁大学新生,男,在体格检查中发现血压148/90mmHg,眼底检查正常,尿蛋白+ +,以下哪一种情况最可能存在
A.肾血管性高血压 B.原发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