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语文

岳麓版历史必修(Ⅱ)

《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 赵亚霞

【课程标准】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资本主义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及完善。通过提供图片及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独立处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及特点。

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策略】

采用情景设置、体验感受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有效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生成感悟。

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重要知识尽量使学生在老师有效策略激发下自主探究得出,培养其构建知识主动性和思考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激趣引思:

课件展示:2019年以来金融危机相关图片引入话题:“世界经济的出路在何方?中国如何规避风险?让我们一起从罗斯福新政中寻找智慧吧!”(设计意图: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体会学习历史是有现实意义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的欲望。) [讲授新课] 板书课题:第15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设计板块一:大厦将倾

过程与方法 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会分析史料,梳理历史信息,全面辨证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历史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体会创新精神的重要性。通过对罗斯福的生平及事迹的了解,感受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学习罗斯福身残志坚、乐观执着、坚忍不拔等精神。 第 1 页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一组反映大危机的图片:

1、标志? 2、表现 ?3、特点 ? 【学生活动】学生指出:

爆发标志: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 表现: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等。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了解大危机的概况。) 问题探究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看课件展示:(教师引导学生推导分析) 4.原因

学生总结: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 ②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主要原因) ③股市过度投机。(直接原因)

5.影响:学生观察图文资料,思考,并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归纳:

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引发政治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法西斯主义在一些国家开始泛滥)。教师: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

问题探究二: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这些原因, 假设你是一个国家的首脑,面临这种状况,你如何来解决呢?方案1?方案1?方案2?方案3?方案4?……教师引导分析提示:(板书:供>求) 【学生活动】学生四人小组讨论,说出各自设计的方案。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方案基础上,用漫画“亡羊补牢乎?”引出: 解决方案1:自由主义(靠市场调节,减少“供”); 用图片“德日法西斯扩军备战”引出:

解决方案2:法西斯主义(对外扩张,转嫁危机,扩大“求”) 这两种方案的利弊?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过渡设问:

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胡佛:自由放任PK罗斯福:国家干预)?能说明一下你的理由吗? 设计板块二:力挽狂澜

——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1、新政背景 2、主要内容

问题探究三:情景再现 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

第 2 页

情境1 银行倒闭,金融瘫痪,如果你父母手中的支票无法兑现,你希望……? 情境2 如果你是小工厂的老板,你希望……保护你的利益?

情境3 如果你家是农民,父母辛辛苦苦劳作,但农副产品价格极低,你又希望……?

情境4 如果父母失业了,他们自尊心都很强,不愿接受简单救济,那你希望……既兼顾他们的尊严又能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困难吗?

【学生活动】学生分四大组讨论,每组解决一个问题,分别推荐代表一人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有亲临情境之感。指导学生先自主阅读,然后大组内讨论,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教师活动】逐条分析新政措施,引导学生把握新政的内容和要解决的矛盾。并指出中心措施是什么?着力消除哪种状态?表格归纳:

问题 应对措施 作用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整顿财政金融 恢复银行信用

企业破产 调整工业生产 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调整“供”和“求”) 农产品价格猛跌 调节农业生产 提高农产品价格(调整“供”和“求”) 工人失业 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提供就业机会(扩大“求”) 【师生互动】

新政“新”在哪里?针对经济危机,罗斯福与胡佛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加深对新政内容的理解和升华。) 3、特点及实质

通过上述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设计板块三:继往开来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问题探究四:通过材料分析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学生个别回答,逐条分析影响。

【教师活动】小结: 评价(方法指导: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

继往:维护了美国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开来: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局限: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掌握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过渡设问:

罗斯福新政“新”在什么地方? ——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新的理论和政策(凯恩斯主义) 三、凯恩斯主义(简略)

第 3 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