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征文:一个习惯的手势一种至高的本能

师德征文:一个习惯的手势

一种至高的本能

一种至高的本能

课堂内,孩子们正神情亢奋、掷地有声地朗读课文,我带着赞许的目光凝望他们。突然发现窗户外有一个身影在不停地晃动,猜想应该是学生家长。是继续精彩的课堂,还是出门问个究竟。我犹豫了片刻。正当我轻轻打开门,耐心询问对方有什么事时,教室里马上一片窃窃私语的骚动。家长向我解释家中有急事,要先带走孩子的请求。而那个平时腼腆内向的女孩子呢?正在为自己父亲的冒然出现而打破课堂纪律窘迫万分时,我马上和悦地安慰说:你先整理书包回家吧!每个人总有遇到紧急的时候。没事的!

课堂在这样的小插曲中被打断了,要想再把孩子们唤回到课文的情境之中,似乎已不太可能。可想想这位家长肯定是遇到了火烧眉毛之事,才不得不在教室外来回徘徊。语文的课堂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千千万万节,可这样的能为一个焦急的生命个体腾出时间做片刻停留的时机并不多。教育学生关注、在意他人的需要,理解、满足他人的心愿,也许就在此刻不经意的一瞬间。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这位作业时常拖拖拉拉的姓郭的女孩子照旧没完成作业。我的火气顿时牵起万丈狂澜。我把她叫到

跟前,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问她为什么又不写作业。她依然一言不发地低着头,一副无辜紧张的样子。这样的剧幕已上演过无数回,我们相互无可奈何地僵持着。

她是一名外地学生,转入我们班已有一个学期。家中只有一个父亲照管她的生活,可父亲整天在砖瓦厂起早贪黑地打工。突然,我低头一看,她脚上穿着的还是一双过冬时的厚厚的棉鞋,下身是一条皱巴巴的牛仔裤,上身却是薄薄的一件短袖。短短的蓬乱的头发,黑乎乎的小鼻孔。我愤怒的心瞬间柔软下来,鼻子不由得发酸。正当班里别的家长每天为自己的宝贝变着花样梳理不一样的小辫子时,她可能正忙着为自己准备早饭。当别的女孩子脚蹬凉鞋,身穿百折裙幸福地转圈时,她却五月天里还只能穿着唯一的一双棉鞋,不合时宜地出现在校园里。而那鞋子带给她的闷热与心酸,更与何人诉说呢?

我也和其它教师一样,经常抱怨外地学生的种种不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中途随时会转入转出。家长很少监管子女的学业。此刻细想想,像这位姓郭的女孩子的父亲,如果他有时间,他有一点点财力,他怎么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打扮得像个小公主呢?至少也想孩子穿着得体吧?可一个父亲,他甚至无暇或无力给孩子买一双凉鞋,我们怎么又能要求他去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或有时间陪孩子聊聊天?孩子,纵然你有许多缺点,可在这个群体里,你活得很辛苦,很卑微,这些老师都看到了。我准备为你买一双凉鞋,准备以后多多温柔地看看你。

操场上,孩子们正在你追我赶。突然,两个孩子撞到了。被撞的女孩子头上起了一个大包。另一个男孩子并无大碍。可平时大大咧咧的他,也被眼前的一幕吓哭了。我就安慰他说没什么关系。没想到,到了下午,女孩子的奶奶气势汹汹到学校来兴师问罪。说我没好好批评教育男孩子,偏袒包庇他。他们是不会就此罢休的。委屈、心酸、做夹心饼干相信许多老师都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不做过多的解释,不求人人对我们的理解。问心无愧是我们寻求心理平衡的一个支点。

这样的片断在我十五年的教学生涯中不断上演。它们就是我最为平凡的日常工作,是我喜怒哀乐的生活的一部分。是见证我一个普通教师成长的心路历程。数十年来,最值得自己心安的是:已不再只停留于关注学生的知识本身。慢慢能跳出课堂,以一颗温柔、宽容、仁爱、善解之心对待每位孩子、家长、同事。 近几天,我一直在关注中国最美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扪心自问,我能吗?我会吗?面对这样深沉的话题,我想没人敢拍着胸脯说不会或不能,亦或会或能?即便事发前张丽莉自己也没有深入思考过。那到底是什么力量驱使张丽莉这个年轻的姑娘有如此之壮举呢?我想,就是源于对生命的一种高度的热爱,长者对弱小生命的一种保护与责任意识。一个爱的习惯的手势,一种爱的至高的本能,促使许许多多见义勇为者奋不顾身,挺身而出。为我们这道德日渐滑坡的世界,送来一丝丝春风。为我们日渐淡漠的麻木躯体,注入一缕缕润滑。他们为我们这个时代树起了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