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平川区历史简介
白银市平川区境,自古以来是战略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从陇东、固原到打拉池,经旱平川,于黄湾古迭烈逊渡口过黄河直达河西诸州。据史书记载,今平川区内打拉池、毛河洛(《宋史》名“水泉堡”)、迭烈逊、陡城、水泉及旱平川新墩都先后筑有古城堡。
《靖远县志》载:旱平川在县北七十里,南北长四十里,东西长百里。自汉至清初,旱平川大部分时间属边路要塞,烽烟不息。明、清时,野麻滩、黄沙湾、迭烈逊、一碗泉、陡城沟、月河、红柳泉口等沙河仍泉水丰沛,且皆为边防要路;民族地方武装“自迭烈逊、老龙湾乘冰渡河,由旱平川、白崖子、打喇赤入犯安会地方”。水泉尖山上烽火台高耸入云,王家山、打拉池甚至种田复兴一带,目之所及处烽燧星罗棋布,明显地具有明代“墩堡相望”的军防特色。即使近现代,打拉池、旱平川也是大道通衢,打拉池是靖远、平川通往海原的枢纽,当年红军长征即会师于此。而国道109线(原兰宁公路)和丹拉高速公路皆自旱平川横贯而过。
一、鹯阴城与平凉城
旱平川新墩有东西两座土筑古城,民间称东城为“缠州”,西城为“柳州”。1976年定西地区曾对两城做过文物普查,1980年前后靖远县政府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元月,平川区政府又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靖远、平川皆立有文物保护碑。
《甘肃通志》载:鹯阴古城,在靖远县北。《中国历史大辞典》载:鹑阴县,西汉置。治今甘肃靖远县西北。属安定郡。东汉作鹯阴
县,属武威郡。晋废。《甘肃通志》所载“鹯阴古城在靖远县北”,方位是准确的,旱平川 “鹑州古城” 就位于靖远县城北,是西汉的鹑阴县治,也是东汉的鹯阴县治。根据《魏书》记载,南北朝时又复名鹑阴县,而且平凉郡郡治也在此地,也就是说,这座古城在古代鹑阴、鹯阴两名交互使用过。后世民间将“鹑”音传为了“chán”。
因何名为鹑阴?古代地名“阴”者,则其地必在山之北水之南,《后汉书·顺帝纪》在“护羌校尉赵冲追击叛羌于鹯阴河战殁”句下注鹯阴县“因水以为名”,鹯阴城北的沙河总长不过二十里,其水是否西汉时叫鹑水东汉时又叫鹯水,史书上并未见详述,但此说很符合古代地名特点(但也许西汉时将此处名为“鹑”是源于古人天文分野之说。古书云:秦之分野为鹑首,周之分野为鹑火,此地古为周秦边沿地,“鹑阴”可能由此而来)。“鹯”为猛禽,东汉改“鹑”为“鹯”,似与军防有关,那时的鹑阴,是西羌等少数民族犯内地的首冲。
新墩的东城,即汉鹑阴(鹯阴)县城,城座正北向南,其城于1970年后已被平整为农田,当时有挖出的文物,民间有收存。鹑阴古城东城墙今尚存两段,北城墙存一段,南城墙被削去大半截,其上已改为水渠。城墙遗址尚能分辨清楚,东西、南北各长325米,面积约158亩。
新墩的西城座西北向东南,东西两城相近而不同向。城北山下水头村有一提灌工程将水送上北城墙下,水渠在北、西两墙各开一洞,出西城墙绕城西南角,沿南城墙往东。连接两城的就是这条渠的渠坝,“农业学大寨”时所筑,高约6-7米,长382米,渠坝起自西城东
南角达东城西南角,水渠过渠坝再从鹯阴城南墙上一直往东。这条渠坝是两城距离最近处。
东西两城间有一南短北长梯形平地,平地南端就是前文提到的渠坝,北部有一古墩,相对来水距西城较近,像是烽火台,但又似西夏人的墓墩,后笔者多与西夏陵墓对比,不是西夏陵墓。传说中墩台下有地道通向东西二城,但丝毫看不出痕迹。其实这个墩台应是两城之间的防务瞭望台,墩基为正方形,每边约十二米,高约十二米,墩顶约八平米,从墩北面勉强可以爬上去,站在墩顶四望,视野辽阔,整个旱平川尽收眼底。明代加强黄河防务时在旱平川筑有几座烽火台,有一烽火台就在此墩台东1000多米处,相对于这座古墩便被称为新墩,新墩也就成了此地的地名。两城之间的这座古墩至今保存尚完整,现在能见到的新墩却是今人堆起来的。墩台筑在一座山包上,与两城之间的故墩台同在沙河的南侧,新墩处沙河上游。新墩墩体虽遭严重破坏,但其规模还能看得出来。墩底各边宽有十二三米,估计墩高仍在十二三米以上,现留有五六米高的残体。
西城内也已变为农田,但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分层夯筑而成,其土坚硬。据当地村民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平地时只是将城内就势铲成块田,没有深挖,在城东北部铲出直径约一米的两块柱砥石,估计是衙门所在。在东边的城门处挖出直径约50厘米的城门梁,上有大火烧灼痕迹,且有堆堆木炭,估计是城门被烧毁时遗留。
西城有东西两城门,城门有瓮城,瓮城口皆面南。东、南、西三面城墙下有城壕(隍),东、西城壕也已成农田,南城墙外侧半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