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原》自编练习题库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强度相对指标

4、下列指标中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有( )。 A、职工出勤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

C、人口密度 D、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粮食产量 E、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人占有国民收入 5、下列指标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某地区平均每人生活费545元 B、某地区人口出生率14.3%

C、某地区粮食总产量6000万吨 D、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11.5‰ E、某产品产量计划完成程度为113%

6、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

A、各组次数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7、平均指标是( )。

A、抽象的数值 B、抽象了数量差异 C、一个代表值 D、集中趋势 E、一般水平

8、不同总体的标准差不能简单对比,这是因为( )。

A、平均数不一致 B、标准差不一致 C、计量单位不一致 D、总体单位数不一致 E、离差平方和不一致

9、对不同单位进行比较时,为避免规模、范围大小的影响,应最好采用( )指标比较。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质量指标 E、数量指标

10、下列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工业总产值 B、商品的销售额 C、职工人数 D、商品的库存额 E、生猪存栏数

11、1992年末我国城镇储蓄余额为8678亿元,该指标是( )。 A、总量指标 B、时期指标 C、时点指标 D、数量指标 E、综合指标 12、相对数的表现形式有( )

A、成数 B、无名数 C、百分数 D、复名数 E、千分数

13、下列指标中的结构相对指标是( )。

A、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总数的比重 B. 某年人均消费额

C.大学生占全部学生的比重 D.某年积累额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E.某工业产品产量比上年增长的百分比

14、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

A.某市人均住房面积 B.每平方公里所住的人口数 C.某产品的平均等级 D.某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E.某企业的各车间的平均产品合格率

15、下列应采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是( )

A.已知各级工人的月工资水平和工资总额,求月平均工资 B.已知某工厂各车间废品率和废品量,求平均废品率

C.已知某工厂计划完成百分比和计划产量,求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D.假定企业按工人劳动生产率分组,已知各组产量,求平均劳动生产率

10

E.已知某厂各种产品产量及单位成本,求平均单位成本 三、判断题

1、总量指标都是有计量单位的。 2、同一总量指标按其研究目的不同,既可能是时点指标,也可能是时期指标。 3、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

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比例相对数。 5.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降低4%,实际降低了

3%,则成本计划的完成程度为101.04%。 6、结构相对指标和比例相对指标,都是反映现象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相对指

标,因此,说明的问题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略有差异而已。 7.某厂生产某种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4元/件,实际单位成本5元/件,则该产

品单位成本计划超额完成了。 8、调和平均数是根据标志的倒数计算的,所以其计算结果等于平均数的倒数。 9、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数。 10.算术平均数大小,只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

11、标志变异指标与平均数存在着正比关系。 12、已知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50元和72元,则甲企业职工

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比乙企业大。 13.对任何两个性质相同的变量数列,比较其平均数的代表性,都可以采用标准差指标。

14、一个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15、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6、结构相对数是组成现象的各部分以其中一个部分作为比较基础的比值。 17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它是总体分布的重要特征值。 18、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9、方差和平均差就实质而言属于总量指标。 20、中位数和众数数值的大小与分配数列的极端值无关。 四、计算题

1、某企业2006年产值超计划完成8%,比上年增长12%,试问产值计划规定比上期增长多少?

又该企业甲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230元的水平上降低15元,实际上比上年降低了8%,试计算甲产品单位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

11

2、某公司所属三个工厂的产值资料如下: 工 厂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计划完成 上年实际 本年是 产 值 程 度产 值 上年的 产 值 比 重 (%) (万元) % (万元) (%) (万元) (1) (2) (3) (4) (5) (6) 甲 105 112 92 乙 32 100 130 丙 96 200 合计 500 100 要求计算表中空格数字,并直接填入表中;并指出表中宾栏(1)、(2)、(4)、(6)各指标的具体类型。

3、根据下表资料计算强度相对数的正逆指标。 单位 2004年 2005年 学生人数 人 7500 10000 社团个数 个 80 100

12

4、某工业局下属20个企业,有关资料如下: 按劳动生产率 各组产值 分组(元/人) (万元) 5000—6000 110 6000—7000 195 7000—8000 225 8000—9000 340 9000—10000 190 合 计 1060 要求:1.计算该工业局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2.计算该工业局平均每个企业的产值。

5、某市招收各类职业人员资料如下: 男性 女性 录用率报考人录用率 报考人数 (%) 数 (%) 技工 350 20 50 40 教师 200 25 150 30 医生 50 6 300 8 合计 600 - 500 - 试分别计算男、女职业人员的总录用率,并比较两组说明各组和总录用率高低不同的原因。

13

6、某厂三个分厂同时生产甲产品,第一季度生产情况如下:

一分厂实际产量为500件,刚好完成计划;二分厂实际产量为900件,仅完成计划的90%;三分厂实际产量为1160件,超额完成计划16%。另外,一分厂单位成本为18元/件,二分厂单位成本为16元/件,三分厂单位成本为17元/件。所以全厂超额2%完成甲产品产量计划,即(0+16%-10%)/3=2%;全厂甲产品平均单位成本为17元/件,即(18+16+17)/3=17元/件。

以上平均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应该如何计算?

7、2006年某月份A农贸市场某农产品价格和成交量、成交额资料如下: 价格 甲市场成交额乙市场成交量等级 (元/斤) (万元) (万斤) 3 1.2 1.2 2 2 1.4 2.8 1 1 1.5 1.5 1 合计 — 5.5 4 试问哪一个市场农产品的平均价格较高?并说明原因。

8、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 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实际产值 (%) (万元) 80—90 68 90—100 57 100—110 126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