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

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

马振磊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5110189)

摘 要:本文以自然辩证的观点探讨了计算机信息化的特点及历程,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从分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特点入手,对经济和社会的意义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自然辩证法和计算机信息化之间的关系,最后结合我国的情况论述我国选择加快推进信息化战略的意义所在。并对其发展趋势和未来模式做了探索性和预测,同时以鲜明的观点阐述其发展的因果关系,揭示其事物发展的共性。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信息技术 计算机

引言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一位日本学者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一九九三年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从而在这十多年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信息风暴,信息技术几乎触及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了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生活将无从谈起。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世界上诸多国家之所以纷纷提出自己的信息化战略,争先恐后地建设本国信息高速公路,不遗余力地发展和推广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本原因在于信息化可以对本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功效,可有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信息技术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是自然界的一个事物,它的计算过程是类似人脑的,计算机能不能思维,是不是会有意识,未来会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就是哲学层次的问题。而自然科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研究就是在科学层次和技术层次,主要是在比如图灵机原理这些问题。可以看出,自然辩证法研究的问题比自然科学层次更高一些,研究一些比较宏观的问题;自然科学研究一些理论、比较精确的定理,以及设计实际的机器设备。但是,两者研究的问题显然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计算机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思维规律和机器相结合的产物,那么对思维规律的研究和对机器的研究是不可分割的。

1.自然辩证法

1.1 自然辩证法简述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发展的总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的方法。

马克思、恩格斯全面地、系统地概括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科学技术成功,批判吸取了前人的合理成分,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性,以及科学认识方法的辩证法,以恩格斯的光辉著作《自然辩证法》为标志,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继续发展的广阔道路。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学习自然辨证法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学习自然辩证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技术化,经济全球化时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也在转变之中,并且正是科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所以人们都把科学看作一种希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且通过它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同步,就必须深入研究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就必须将科学技术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同时,自然辩证法科学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从而可以为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因而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用,计算机部分地代替了人的智能,计算机网络提高了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速度,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全人类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成为可能。计算机不再是孤立的一台一台机器,它成为连接整个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支撑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信息内容及处理技术以及这三种技术的汇合。

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显著发展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微电子技术和器件工艺、半导体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数量日新月异,著名的摩尔定律指出芯片的处理速度每18个月提高一倍;

(2) 存储介质的存储容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光存储技术发展迅速,使得大容量信息的存储和访问成为可能;

(3)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开发平台软件及工具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大型数据库的研制;

(4) 多媒体技术和用户界面技术,确立使用者第一的服务思想; (5) 计算机网络技术提出新的概念,给出新的实现方法,尤其是在数字传输、交换技术、高数据传输率、光纤传输领域。

3.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特点

自然辩证法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当一个信息技术专家去研究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思考它哲学层次的问题,同时依据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哲学层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从计算机信息科学的研究中去总结、归纳,同时很多自然辩证法的问题,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中得到了解决。

信息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种功效,根源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特性。较之其他技术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更广泛的适用性和更强的渗透性。信息本来就是一切生产活动、经济活动与社会生活都离不开的要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显露其重要性,因而,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便具有了更为广泛的用武之地。

(2)高度知识密集,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如果说其他技术是人的体力的延伸,那么计算机信息技术则是人的智力的增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有利于替代和节省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消耗,减少污染。比如,造纸要耗用大量木材和水资源,在制造过程中还会排出污水造成环境污染。

(3)发展速度更快,更新周期更短,具有极强的时效性。比如,国际上集成电路的开发生产遵从于“摩尔(G.Moore)定律”Gordon Moore为Intel公司的著名专家,由他发现的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规律被称为摩尔定律。,即从60年代至今大约每过18个月集成度便增加一倍,而成本则降低一半。

(4)投资大,风险大。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和普及应用都需要投资,现在,在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技术设计和制造越来越复杂精密,技术难度日益加大,信息网络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因而,相关的费用和基本建设投资特别是初始投资的需要量往往是巨大的。但考虑到计算机信息技术极强的时效性,所以巨额投资同时又意味着巨大的风险,一旦决策失误,不仅会招致惨重的损失,而且会贻误发展的历史时机。人们已经在实际经济和社会活动中,体会并享受到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好处。比如,应用计算机进行设计和控制工业过程,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并大量节省了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等等。然而从理论概括的需要来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上述特点,与其一定的应用领域相结合,便会向人们展现出它的种种作用,而且对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它会展示出不同的作用来。

4.信息技术中自然辩证法原理意义

自然辩证法对于计算机科学研究者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意义。很多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是在自然辩证法的指导下的。比如,在国民经济发展领域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主要作用便可以表现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