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教学案例集

想还是让他冷静些吧。于是,我尊重了他的意愿,就任他蹲在那里。他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一个姿势,在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再过去,我说:“君君,这样小脚会很酸的,来坐这里吧。”我边说边轻轻地拉起他的手,他见我也没有多大敌意,而且估计小脚也酸了。他就那样很温顺的顺从了,坐到了座位上。

案例28。爱哭闹的孩子

还没见到人影就先听到一阵大声的哭闹声,这准是我班的涵涵。一路上,妈妈是抱着她走来的。在教室门口,更是艰难的走过来,因为她胖胖的身体一直在扭动着,反抗着。当我从她妈妈怀里抱过她时,是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抱稳,她还是一个劲得蹿着小脚挥着小手,就是用最大的嗓门哭喊着,无论你怎么安慰怎么哄骗,她就是不睁眼看一下,不停顿哭喊。

案例29。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行为?

幼儿入园后,同伴交往成为幼儿社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幼儿在交往过程中,不时会发生争执或打架现象。如何对待幼儿的打架行为呢?

三个中班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聪聪开着“汽车”把乐乐的“汽车”撞翻了。乐乐立刻大声对聪聪说:“不准撞我的汽车!”聪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这时,乐乐对聪聪嚷道:“不准撞我的汽车!我要生气了!”聪聪还是不说话,他笑眯眯地招呼壮壮一起去撞。壮壮犹豫了一会儿,接受了聪聪的“邀请”。于是,聪聪和壮壮一起去撞乐乐的汽车。乐乐看到心爱的“汽车”被撞翻在地,气愤地拽过壮壮的胳膊,闭着眼睛就咬。

这时老师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阻止道:“乐乐,你在干什么?”乐乐听见后就松开壮壮,低下了头。老师生气地指着壮壮胳膊上的小牙印,训斥乐乐:“你看看,你看看你把人家咬的!”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怎么能咬人呢?”此时壮壮一言不发。老师又问:“怎么回事?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和壮壮都低着头,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指着壮壮的伤痕对乐乐说:“你看看,你都把壮壮咬出血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乐乐低着头嗫嚅着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壮壮说?对不起?。”乐乐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壮壮道歉,说?对不起?!”乐乐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壮壮说:“对不起。”壮壮回答说:“没关系。”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乐乐说:“以后再也不许咬人了,听见了吗?”乐乐点点头。“好了,去玩吧!”

案例30。独生子的教育

小华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就被爸妈捧在手掌心,三岁大时每次妈妈带他出门跟其它小朋友玩,他都会打别的小朋友,妈妈只好跟在后面不断向别的妈妈道歉。妈妈讲了不知道多少遍,要小华不可以没有理由乱打别人,但小华就是不听,在外面也完全不会收敛“家中小霸王”的习惯。当小华年纪再大一点,就更不听话,妈妈一念他,他就顶嘴,有时甚至会怒骂爸爸妈妈,气得爸妈想送他去住校,来个眼不见为净,面对这种情况要怎么处理呢? 专家的叮咛:身教重于言教,不要提供太奢华的物质享受

对付骄纵、不听话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对他太好,特别是无理取闹时一定要制止。爸爸妈妈一定要立定原则,他要哭就任凭他哭,不可因为要求得一时安宁或者心疼哭闹就放松原则。另外,孩子骄纵、不听话可能跟教养方式不当或家里太富裕有关,全家大小都把孩子当作是小皇帝,凡事都顺着他的意思,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会完全以自己的意思为意思,不听话、娇纵。

事实上,孩子有很多时候都是要从“挫折”和“忍耐”中学习,才能慢慢成长的,因此对于骄纵、不听话的孩子,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以下几个方式教育他:

1、身教重于言教: 很多妈妈自己也是很骄,有大小姐脾气、不会体贴别人,因此教出来的孩子也是一样骄纵、不听话。如果爸爸妈妈的态度和观念也是很骄纵的话,孩子点点滴滴的学习,久了就很难不骄纵。要孩子不骄纵、懂事听话,其实还是要爸爸妈妈以身作则,提供一个好榜样给孩子学习。

2、要让孩子学会忍耐:用日常生活来训练孩子忍耐,例如:孩子想要看首轮的电影,妈妈叫他忍耐,等着看二轮电影。想去西餐厅吃牛排,妈妈就在家煎牛排给他吃。这不是钱的问题,只是孩子必须从小学习节制和安排,而通过生活上小小的训练,将使他们的韧性增强。 3、不要提供太奢华的物质享受:曾经看过一位地产公司老板娘,家里有两个保姆,大人在打牌时,孩子就被保姆带着去最高档的大饭店吃中饭、晚饭,孩子看到长辈也不会问安,对很多事情都不耐烦,他把奢华享受视为理所当然,对同学的平凡生活感到不屑。

事实上,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没什么了不起,他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是爸爸妈妈疼他、爱他,所以无保留的给他的,在未来他的人生仍然是要靠自己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平白得来。

案例31。不要把独生子女宠上天

5岁的葳葳是家里的独生女,葳葳爸与葳崴妈都对这个唯一的女儿宠爱万分。有一次,葳葳爸妈带着葳葳去公园玩,到了中午葳葳除了要爸妈轮流喂她吃饭之外,还抱怨个不停。吃完饭在公园里散步,不小心绊了一下的葳葳还骂爸爸为什么没扶好她,葳葳爸啥也没说就任着她骂。会教出这样骄纵的孩子其实有部分原因是爸爸妈妈太过宠爱造成的,像吃饭时如果葳葳不想吃,就不让她吃,不用等着哄着就怕孩子饿着;在公园被绊倒而骂爸爸,爸爸或

妈妈就应该要立即纠正她,告诉她:“爸爸并没有义务扶你,是你自己不小心跌倒的,爸爸扶你牵着,你应该要感谢,怎么可以再怒骂爸爸呢?”碰到这种状况,爸爸妈妈都应该及时纠正孩子,以免养成她怒骂爸爸妈妈的习惯,大了就更难改正,到时候也只能怨自己。

案例32。懒散、抗压性低

丹丹也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妈妈就精心的照顾他,因为怕他吃饼干洒了一地饼干屑,所以妈妈都把饼干剥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喂他,穿衣服、吹头发、买东西通通都由妈妈一手包办。久而久之丹丹变得很懒散,上学之后自己生活的空间都很脏乱,无论书桌、书包、房间都懒得整理;等到出社会工作,从小被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的丹丹显得抗压性低,每一份工作经常做不超过一年,他抱怨爸爸妈妈、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怨天怨地,而自己却只会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吃零食度过一天又一天。 专家的叮咛:

1、不要再当他的贴身丫环了

面对懒散、抗压性低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再为他做太多事,爸妈忍不住为他做好、安排好所有的事情,其实是害了他。为了疼爱孩子,妈妈们总是会忍不住帮他吹头发、拿好换洗衣物、将鱼刺骨头挑干净再给孩子吃等等,但长期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依赖爸爸妈妈,没有人帮他就只会埋怨。因此想要让孩子早日独立、戒除懒散,最好的方法就是抓住自己那双忍不住的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生活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爸爸妈妈应该要了解,如果控制不了自己什么事情都要帮孩子做,孩子就永远学不会。 2、不要挡掉孩子的挫败

除了不要当孩子的贴身丫环,帮他做好原本应该属于孩子自己要做的事情,当爸爸妈妈的也不要经常挡掉孩子可能会受到的挫折。有些妈妈发现学校里的某位老师不喜欢她的孩子,就用特权转班或转学,这样做虽然完全保护了孩子,但是也让孩子失去了学习面对挑战、挫折的机会,“失败为成功之母”人在逆境中的学到的东西往往比顺境时多,如果爸爸妈妈挡掉了孩子的挫败,其实是剥夺他重要的学习机会。从小在太过顺利的环境中成长、抗压性低,到了成年时,孩子就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与成本去学习面对挫折与沮丧.

案例33。不想说话的倩倩

倩倩小朋友在刚进幼儿园的一段时间几乎不说话,虽然她在家里话很多。一整天,她只是在向老师提要求时才说最简单的话,如:“我想尿尿。”但她似乎非常注意观察老师和别的小朋友,她看人的眼神非常专注,几乎是紧盯着对方,尤其注意观察老师的言行。她会记住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许多细节,回家后详细地复述给父母听。她告诉妈妈她害怕幼儿园,不想上幼儿园,她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不想说话。

案例34。孩子特别粘人怎么办

我儿子今年24个月了,小家伙特别会粘人,特别是粘住我。只要我休息在家,他谁都不要,即使有时候和他爷爷奶奶玩得很开心,不出五分钟,他就会跑到我身边来,除非他们带他出去玩(强带的),玩开心了也就不粘我了。平时我要上班,早上7点钟左右起来时,他就会醒,拽着我的衣服或手臂不让我起来,嘴里还说:“妈妈不要上班班!”一边说一边嘴巴就会扁起来要哭了。我也经常告诉他,妈妈不上班宝宝就没有好东西吃,可是小家伙回答我说“爸爸上班赚票票,妈妈不要上班。”等我上班后,他其实在家玩得挺开心的。我现在比较担心,如果一直这样的话,到九月份他到托儿所去的话,又不知会闹成什么样了,请各位专家帮帮我好吗?

专家答:在这个年龄,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这种情况会好转。但是平时需要注意带孩子多与外人接触,鼓励他参与同龄孩子的活动。

案例35。孩子为何不愿换衣服

我的女儿彤彤现在1岁10个多月了。大概两个月前开始送她上幼儿园了。现在她已经基本上度过了初上幼儿园时的焦虑情绪。虽然不愿意去幼儿园但是把她送到教室后她已经不哭了。但是自从上幼儿园开始,我发现她开始喜欢上了一件小棉袄,每天都要穿这件衣服,外面不让穿羽绒服,到了幼儿园她也不让老师给她穿罩衣,回家不能脱这件棉袄,睡觉还要抱着。这些天脾气还越来越大,只要关于这件棉袄的,发生不合她心意的事情,她就会大哭大闹。我想问的问题是,穿衣服的问题是不是和上幼儿园有关?是不是她把分离焦虑转移到衣服上了?就是找了个替代品来缓解她的分离焦虑?我应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还是就这样不用管?随她怎么样?

专家答:确实是孩子将对亲人的情感依恋、分离焦虑转移到衣服上了,强行管制是不可以的,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以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安全感。孩子心理成熟达到去幼儿园的水平应该是三岁左右。

案例36。宝宝的逆反心理

专家您好,我是一个为宝宝教育问题而发愁的母亲。我的宝宝十九个月了,不知为什么最近变得很“任性”,有些逆反心理似的,你叫他做什么就偏不做什么。比如很温和地对他说大人进门时要主动打招呼,可是每天妈妈下班回家,宝宝看见妈妈高兴的表情是挂在脸上的,但他偏偏就是故意要别过头去不喊妈妈(爸爸也如是)。书上说对孩子要和言悦色,要保证他听懂你的话。宝宝在玩八音盒,妈妈看着宝宝,很温和地说:“这个音乐盒是玻璃的,怕摔,所以你拿的时候要当心,明白吗?”孩子很肯定地点点头,说“好”,还笑了一下,还没等妈妈回过神来,他就把音乐盒从桌子上拿起来,放到地上,一看好象没动静,就高举起来摔了下去,然后还得意地看着我笑。象这类的问题比比皆是,我真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而且孩子好象会故意“欺负”妈妈,爸爸的话就比较听,妈妈每天陪他游戏、看书、讲故事,可是他就专门对妈妈发脾气,我该怎么办呢?

专家答: 一般1岁到2岁半的孩子进入了“否定的年龄段”。该年龄段告诉我们,孩子

更多地了解世界,并对其周围世界比过去又有了一个新的不同看法。同时,孩子知道自己是单独存在的人。与别人不是一体,有自己的性格和感情,能走,能说,能够独自处理自己范围以内的事情,父母应采取新办法与孩子相处好,不应强迫孩子乖乖地呆着,不再对父母说:“不”字了,而是让您好好看管孩子及时稳定孩子的情绪,视其特点予以满足各种要求,使孩子乖巧如初。火气要消一点,对孩子说话就会变得温和些,如,以往您说,“孩子,现在洗澡好吗?”,以前高兴答应的孩子,这时可能回答“不”,因为他到了这一回答的年龄段了。所以您应该说:“到时间了,去洗澡吧!”

案例37。发生在中午的“香蕉皮溜冰鞋”风波

我园午餐后为孩子准备水果点心。孩子们都吃完后,我把剩下的一个留给了还没吃完饭的博博,然后带孩子们去散步。回来时发现教室门口有一个香蕉皮。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 “肯定是博博扔的!”“谁说是我?哼!” 博博头一扭,摆出他不服气的神态。“你们又没看见!”

我把他拉过来很亲切地小声地对他说:“博博,你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应该好好跟小朋友说哦!好么?”或许是对我的行为的意外,他点了点头:“知道了!”

我转过身,对其他小朋友说:“小朋友,可能是香蕉皮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呢?看看我们怎么对它?”一听我这么说,孩子们都奇怪地看着我。扫到博博的表情更是一脸的好奇。“让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该怎么办吧!”

“香蕉吃好,皮要丢到垃圾桶”“对,如果不丢到垃圾桶,小朋友踩到了会摔跤的!”“我们可以把香蕉皮做成东西!”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博博也心急地举起了手:“老师,香蕉皮可以做溜冰鞋!”“溜冰鞋!” 博博的回答引起了大家的争议,我马上问其他小朋友:“你们觉得可以么?”“不可以!”“可以!”是博博的声音。

“哦!现在出现了这样的问题,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行不行!”“博博,你来试一试!”“好!”只见他轻轻地放上一只脚,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把另一只脚放上去。“博博,试试看!”他小心地往前一移,脚下一滑重心后倾。我赶忙把他扶住,而脚下的香蕉皮已经被踩烂。我请博博过去用脚踩踩地板:“怎么样?” “粘粘的!”我又对小朋友们说:“刚才啊,博博想出了一个跟大家不一样的想法,说香蕉皮可以做溜冰鞋,很会动脑筋。可是到底行不行呢?刚才试过了,差点摔倒,所以可以么?”“不可以!” 博博也有点气馁地跟着说。“那么,我们正确地做法,应该把香蕉皮怎么样呢?请博博来告诉大家!”“应该放到垃圾桶里。”“不然会怎么样呢?”“人踩到会摔跤的!”“对!博博说得真好!大家都知道了么?”

就这样一个简单的方法,解决了事情的矛盾面,这也让我从感性上深刻理解新纲要的内涵。要注重赏识教育,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个性特征,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好好因人施教,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案例分析:仔细分析这件事的过程其实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教育现象:针对这一类特殊的幼儿应该怎么办?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