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复习题..

41、应用动量方程时,一般要联立( )才能求解。 A 伯努力方程 B 连续方程 C a和b 42、沿程损失系数λ的量纲(单位)为( )。 A m B m/s C m2/s D 无量纲 43、圆管流动中,层流的雷诺数等于( ) 。 A 2000 B 400 C 1200 D 50000 44、雷诺数Re表征( )之比。 A 粘性力与压力 B 惯性力与重力 C 粘性力与质量力 D 惯性力与粘性力

45、层流中,沿程水头损失与速度的( )次方成正比。

A 1 B 1.5 C 1.75 D 4.2 46、圆管流动中,雷诺数Re的表达式是( )。 A Vd/μ B μVd/ρ C ρVd/μ D μV/d 47、在管流中,如果两个截面的直径比为d1/d2=2,则这两个截面上的雷诺数之比为Re1/Re2=( )。 48、紊流切应力是由于( )而产生的。 A 分子内聚力 B 分子间的动量交换 C 重力 D 脉动速度引起的动量交换 A 2 B 4 C 1/2 D 1/4 49、局部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壁面切应力 B 流态的变化

6

C 流体的粘性 D 局部旋涡和二次流 50、长管是( )的管道。

A 管长大于100米 B 沿程损失远大于局部损失 C 沿程损失系数较大 D 沿程水头损失大于5米 51、虹吸管最高处的压强( )大气压。 A 大于 B等于 C 小于 D a和b 52、水击是( )。

A 水流对管壁的压力 B 水压强发生急剧升高和降低的交替变化现象 C 水射流对阀门 的冲击

53、分析水击现象时,必须考虑( )的影响。 A 水深 B 水的粘性 C 流体的压缩性和管壁的弹性 D 雷诺数

54、牛顿内摩擦力的大小与流体的( )成正比。 A 速度 B 角变形 C 速度梯度 D 压力 55、音波的传播是( )过程。 A 等温 B 等压 C等熵 D 等焓 56、如果空气的气流速度为100m/s,温度为10C,则M=( )。

A 1.5776 B 0.2966 C 0.3509 D 0.1876 57、绝热流动的滞止( )处处相等。 A 温度 B 密度 C 压强 D 参数 58、马赫数M<( )时,可以忽略压缩性。

7

0

A 3 B 1 C 0.3 D 30 59、流体微团( )。

A 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 质量大小不受限制 C 线尺度是小量

60、流体微团的变形速度包括( )。 A 线变形速度 B 角变形速度 C 旋转角速度 D 前三者之和 61、旋转角速度是( )。

A 标量 B 矢量 C 既不是矢量也不是标量 62、流体微团的旋转角速度( )。 A 与刚体转动的情况相同 B 随时随地都可以变化 C 受到变形速度的影响

63、涡量和旋转角速度的关系是( )。 A 相等 B 涡量等于旋转角速度的两倍 C 没有一定关系

64、速度势只存在于( )。

A 不可压缩流体的流动 B 可压缩流体的定常流动中 C 无旋流动中 D 二维流动中 65、流函数存在于( )。

A 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中 B 任意二维流动中 C 不可压缩流体的轴对称流动中 D 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流动中

8

66、平面流动的流函数( )。 A 在无旋条件下满足拉普拉斯方程

B 在流场中两点的差值与过两点间的曲线的流量相等 C 在流场中两点的差值与过两点间的曲线的环量相等 67、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无旋流动( )。 A 同时存在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 B 等势线与流线相交

C 不一定存在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 D 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均为调和函数

68、两个不可压缩流体的平面无旋流动的速度场叠加,则其( )。

A 速度势函数也叠加 B 流函数也叠加 C 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不满足叠加关系

69、偶极子可以看成是( )叠加的极限过程的产物。

A 点源与点涡 B 点汇与点涡

C 等强度点源与点汇 D 不等强度点源与点汇 70、均匀流绕圆柱体无环量流动是由( )和( )叠加而成的。

A 均匀流 B 与均匀流同方向的偶极子

C 等强度点源与点汇 D 不等强度点源与点汇

9

71、均匀流绕圆柱体有环量流动是由( )、( )和( )叠加而成的。

A 均匀流 B 与均匀流同方向的偶极子

C 与均匀流方向相反的偶极子 D 点源

E 点涡 F 与均匀流方向垂直的偶极子

72、库塔-儒克夫斯基定律的表达式是( )。 A FD=0 B FL=ρV∞г 73、应力是( )。 A 力 B 一定质量的流体所受的力 C 作用于流体界面上的力的分布速度 D 随作用面的法线方向不同而可能改变的

74、现代流体力学的标志性开端是( )。 A 牛顿的内摩擦定律 B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建立 C 普朗特提出的边界层的概念

75、边界层流动的基本特点是( )。 A 惯性力比粘性力重要 B 粘性力比惯性力重要 C 惯性力与粘性力都不重要

D 贴近物面的薄层(既边界层)中惯性力与粘性力同等重要,薄层之外区域粘性可忽略。

1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