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19-2020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上册练习:第3课百合花 哦香雪 落实应用案 含解析

(时间:45分钟 分值:40分)

一、语言运用(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在娇古苏绣宽阔的刺绣间,一张张如梦似幻的秀丽面庞、一幅幅花鸟虫鱼、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跃上薄纱,诗意的江南尽在这飞针走线里。她们,江南最出色的绣娘,两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在她们手中________,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苏州有一种工艺名叫“苏绣”。苏州本地绣娘的刺绣,才是正宗的苏绣。苏州手工刺绣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可谓针尖上的奇迹,被赞誉为“东方明珠”,列为四大刺绣之首,是中国最负盛名的传统艺术品之一。“苏绣是一种心灵艺术。”或许这句话,才道出苏绣的真谛。绣娘们把一生都献给了苏绣。没有人比她们对苏绣的感情更真、更醇。她们对江南的爱,对中国的爱,融化在苏绣中,形成一幅幅________的苏绣作品。每当看到娇古苏绣时,除了为绣娘们________的技艺所倾倒,更令人感动的是,她们倾注在苏绣中浓浓的情感。苏绣已有 2 000 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聪慧智巧的苏州姑娘在闺房中吟诗作画之余,想到把这画品描摹到衣袖上去,然后用五色丝线把那画品绣在衣服上,被子上,枕头、裙子上,等等,来打扮自己,美化生活。那衣服上绣上了各种花鸟图案后,无不让人________,穿着起来使自己更加婉约婀娜。为此有多少吴地的绣娘,在宫中暗耗着青春岁月。可见,苏绣的艺术魅力了,看得拍案叫绝!

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发现美可以是一瞬间,然而制作美却需要很长时间 B.虽然需要很长时间制作美,但是发现美可以是一瞬间 C.发现美可以是一瞬间,因为制作美则需要很长时间 D.制作美不但需要很长时间,而且发现美可以是一瞬间

解析:选A。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括号中的句子在语段的开头,一般是总领句,从后面来看,是讲述苏绣之美,由此可知,括号中的句子应与“美”有关。分析四个选项可以发现,这四个选项主要是说“发现美”和“制作美”,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后文是讲述苏绣之美,这是“制作美”,故“制作美”应放在后一句中,这就可以排除B、D两项;C项,“发现美可以是一瞬间”和“制作美则需要很长时间”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从“一瞬间”到“很长时间”,这二者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A项。

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光彩照人 栩栩如生 入木三分 美言不文 B.光彩照人 跃然纸上 入木三分 啧啧称美 C.熠熠生辉 跃然纸上 出神入化 美言不文 D.熠熠生辉 栩栩如生 出神入化 啧啧称美 解析:选D。“光彩照人”,用以形容人(一般形容女子)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熠熠,光耀、鲜明。第一处,是说两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在绣娘手中闪耀光彩,应使用“熠熠生辉”。“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等艺术作品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跃然纸上”,形容文学作品叙述描写真实生动。第二处,是形容苏绣作品的逼真,从使用对象角度来看,应使用“栩栩如生”。“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第三处,此处是形容绣娘高超的技艺,故应使用“出神入化”。

- 1 -

“啧啧称美”,咂着嘴表示赞美。“美言不文”,是指美善的言辞,不需要修饰。第四处,是说衣服上绣上了各种花鸟图案后让人赞美,应使用“啧啧称美”。故选D项。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苏绣的艺术魅力,看得令人拍案叫绝!

B.由此可见,苏绣的艺术魅力了,看得拍案叫绝! C.由此可见,苏绣的艺术魅力,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D.可知,苏绣的艺术魅力了,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可见,苏绣的艺术魅力了,看得拍案叫绝”,“苏绣的艺术魅力了”中“了”使用不当,“了”是放在陈述句的结尾,而“苏绣的艺术魅力”是偏正短语,故应删除“了”,排除B、D两项;“看得拍案叫绝”的主语应是“人”,而句中用“艺术魅力”做主语,搭配不当,也属于偷换主语,应改为“苏绣的艺术魅力,真是令人拍案叫绝”,排除A项,故选C项。

4.下面列了三组词语,请你任选一组,写一段话。要求:①四个词语都必须用到;②切合文意;③语句通顺,不超过100字。(词语顺序可调换)(5分)

(1)沈从文 边城 翠翠 淳朴 (2)林冲 山神庙 陆虞候 反抗 (3)别里科夫 学校 华连卡 套子

答: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先分析所给的四个词语,找出四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相关的内容补充进去,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即可。

答案:(示例)沈从文的《边城》中有最纯洁的爱情,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来得那么不经意,却又那样让人怦然心动。所以,就算多年过去,人们似乎还能感觉到这份爱在当地淳朴的民风间荡漾。

5.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5分)

重点围绕“敬老爱老助老”的大主题,写真事,记真情,抒实感,通过讲述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奇闻异事来表现当下我们这里老年人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也可围绕当下老龄工作、老龄问题、老年法宣传来聊聊自己的思考及建议,还可记述孝敬爸妈、关爱老人的新人新事,以及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办实事的先进事件。

答:

解析:语言得体包括问题得体和语体得体,问题得体主要是要符合特殊问题的特殊要求,语体得体要注意讲话者的身份、环境、尊卑、主客以及谦辞和敬辞的运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语体的得体。题干已经指出语段是“某报社一则征稿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要求“找出并修改”。仔细阅读启事片段,可发现:①“奇闻异事”,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事。根据下文“表现当下我们这里老年人健康积极的生活状态”,不符合语境,可改为“趣闻轶事”。“趣闻轶事”,世人不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②“我们这里”属于口语,本语段是征稿启事,要用书面语,可改为“本地区”。③“聊聊”,为口语,本语段是征稿启事,要用书面语,可改为“表达”。④“爸妈”为口语,表达不够郑重,本语段是征稿启事,要用书面语,可改为“父母”。⑤“事件”,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大词小用,表达不得体,可改为“事迹”。“事迹”,个人或集体过去做过的重要的事情(现多指对

- 2 -

革命、对人民有益的事)。

答案:①“奇闻异事”改为“趣闻轶事”。②“我们这里”改为“本地区”。③“聊聊”改为“表达”。④“爸妈”改为“父母”。⑤“事件”改为“事迹”。

6.下面是某医院为患者编写的就医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流程图、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此题属于流程图类,流程图主要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读图时首先关注该流程由哪些环节构成;其次厘清各环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等,一般从左到右,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进行分析;再次关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呈现何种关系,如总分关系、从属并列关系等;最后拟写答案,要在整体把握图表、全面厘清图表各要素之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表述。表述时要用文字简明表达。明确陈述对象,注意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现事件的流程。本题是患者就医流程图,叙述主体是患者,叙述最好从图右上“门诊导诊”开始,到“诊疗结束”为止。叙述时注意诊断后分为需要检验和不需要检验两类,需要检验的交费后去检验,然后再找医生诊断或诊疗结束。不需要检验的,药房拿药并治疗,或不拿药直接去治疗,诊疗结束。

答案:患者经门诊导诊后先去挂号,然后去医生处诊断,去收费处交费。交费后需要检验的去检验,然后再找医生诊断或诊疗结束。不需要检验的,去药房拿药并治疗,或不拿药直接去治疗,诊疗结束。

二、阅读提升(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湘绣旗袍 薛媛媛

薛师傅的案板上云集一堆红红绿绿的布料,都是些真丝布料。这些真丝布料经过他的手,变成一件件女人的旗袍。

再过几天就是薛师傅的六十大寿,薛师傅准备过完大寿就不碰针了。女儿薛蓝今天穿了件吊带旗袍,圆润的肩部以及半个胸部端出来,腰部间夹了大块薄如蝉翼的雪纺,隐约看到肚脐和整个腰部。薛师傅鼓起眼睛看,火就要从眼睛里冒出来。而年轻女人爱模仿薛蓝的派头,薛蓝穿什么,她们做什么,这样一来,找薛蓝做旗袍的人越来越多。

我想请您做件湘绣旗袍,做那种低领连袖圆摆。门口站着一个女人,手里拿着一块翠绿色缎面真丝布料。

你还喜欢那种旗袍?薛师傅疑惑地看着女人。薛师傅有好几年没碰到做这种旗袍的女人了。薛师傅又看了女人一眼,这女人身材颀长,气韵好。

我父亲眼睛不好,我给你做吧!薛蓝抢着说。

- 3 -

薛师傅说,不是我不做,我的眼睛不好,怕把你的旗袍做坏。

女人说,我相信你会做好,我也是访问了许多人才找到你的。薛师傅站起来,要女人站到当亮的地方,自己眯一只眼,把女人从头到脚看了一眼说,把布料放在这里,你可以走了,七天后来取。薛师傅的眼睛就是皮尺。薛师傅把自己关在房里,他开始裁剪旗袍,旗袍的领口不能歪也不能大,旗袍的腰部要收好,收到增一分肥减一分瘦的地步,下摆的两侧不能露出大腿,要看得见整个小腿,既能走出风采,又不失典雅。

旗袍的剪裁和针脚是要靠眼力的。特别是那些针路,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缝出来的。如果眼不好,手不匀,面子上就会浮出线头或“蜈蚣虫脚”,是湘绣的大忌。

几天后,薛师傅打开了房门,旗袍上画了一只金凤凰的图案,凤凰的头从旗袍的胸部开始,到旗袍下摆是凤尾,深红和黄黑颜色搭配,他把老婆拉进房,又关上门。老婆在案前摆好布绷子,绷上绣件,开始飞针走线,粗的细的各种颜色的丝线在她的手中飞舞着,两朵艳丽的蝴蝶结,翩跹在领口上。

旗袍做好后,薛师傅将旗袍穿在迎门的一个模特儿身上,薛蓝很用心地给模特儿头上戴上一顶荷叶造型的绸缎阳帽,翠绿色的旗袍,就像出水的荷叶。一阵轻风吹过,闪烁而流动,泛出幽幽的色彩。

薛蓝今天穿了件红印花超短旗袍,下摆比阿婆的短裤长不了多少。薛蓝几分得意地说,你不要这样看我,这是改良。传统的印花织布,标准的中国红中加入金色花纹,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结。黑色琵琶扣点缀,内配金色小吊带,现代的尖角翻领与露背元素,中西合璧,性感妩媚。纵使薛蓝讲得天花乱坠,薛师傅也只能是越看越生气。他只好不去看她,搬了条板凳坐在店门口,等女人来拿旗袍。

每天一早,薛师傅就去挂旗袍。他将叠好的旗袍轻轻打开,往模特儿身上一穿,他喜欢看这种水样滑落的感觉。

燥热的夏天就在薛师傅的等待中过去了,女人还没有来。薛蓝怕父亲急出什么病来,不满地说,其实旗袍这种衣服,说看重就看重,说不看重,不过是女人衣橱里多件衣服罢了。再过段时间还不知有没有人穿这种旗袍,既烦琐又不适用。

薛师傅身体里猛然扎了一下。他知道薛蓝从心底里没有真正地喜欢过旗袍。她能做,是靠了她一股子灵性。女儿要的只是旗袍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旗袍的内涵。

又过了一段时间,女人仍然没有来。

这时,坡子街要扩建,所有的旧房都要被拆。这下薛师傅寝食不安了。他想,女人来了怎么找旗袍店? 他很不愿意搬。薛蓝说,我们在原地方钉块牌子,告诉我们的新地址。薛师傅搬到新门面后,他又不放心了:我还是到那里去等吧!

薛师傅端了盒子里的旗袍,蹲在薛蓝钉的牌子旁,跟上下班的人一样准时。薛师傅蹲在那里,眼睛空洞地一直望到巷子的尽头,目光游离而迷惘。这天,他终于倒在了那块牌子前。

薛师傅被诊断为晚期胃癌。病床上,薛师傅还在问,女人来了没有?

薛蓝没作声,第二天,她在晚报上登了一则领取旗袍的消息。一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人来领旗袍。这一天,她又找出那张报纸细看,突然看见,在她的那条消息旁边,还有一条讣告:全国著名民族学学者,省政协委员夏玉珍女士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于昨日去世,享年48岁。

这天中午,薛师傅接到了一个女人打来的电话,说她就是那个订做旗袍的女人的女儿,并解释说,当时因为妈妈急于出国考察,把这事搁一边了。

送走那件旗袍后,薛师傅兴奋了大半个晚上,才迷迷糊糊睡着。这一睡,薛师傅就永远睡过去了。

薛蓝伤心至极,我这个主意馊啊!原来,是薛蓝突发奇想,找来自己的女友,扮成那个取旗袍女人的女儿。

- 4 -

火化父亲和父亲的遗物时,薛蓝拿着那件旗袍,泪汪汪地盯了半天。母亲说,这是你父亲一生做得最用心的一件旗袍。他走了,让你爸带走吧!薛蓝急忙抱过来,对母亲说,我要留着它。

(有删改)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薛师傅开始没答应给女人做旗袍,一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怕把旗袍做坏;二是因为女人要做的低领连袖圆摆旗袍过时了。

B.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写人,从薛师傅做旗袍时把自己关在房里可以看出,薛师傅对待这件旗袍非常认真,他要全神贯注把它做好。

C.女人访问了许多人才找到薛师傅,她相信薛师傅会做好她的旗袍,她也一定能把旗袍穿出韵味,可惜因为身患白血病,未来得及取回旗袍就去世了。

D.薛蓝并不喜欢旗袍,只是凭着一股子灵性,改良创新,给旗袍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拓宽了旗袍的用途和领域,也拓宽了旗袍之外的世界。

解析:选B。A项“因为女人要做的低领连袖圆摆旗袍过时了”强加原因,这在文中无据可查;C项“她也一定能把旗袍穿出韵味”这属于主观臆断;D项“拓宽了旗袍的用途和领域,也拓宽了旗袍之外的世界”属于篡改文意。

8.小说在刻画薛师傅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通过人物的具体言行来分析,关键是要能够抓住其主要性格特征。薛师傅的形象可以从小说的“薛师傅的眼睛就是皮尺”“纵使薛蓝讲得天花乱坠,薛师傅也只能是越看越生气”“薛师傅端了盒子里的旗袍,蹲在薛蓝钉的牌子旁,跟上下班的人一样准时。薛师傅蹲在那里,眼睛空洞地一直望到巷子的尽头”“这是你父亲一生做得最用心的一件旗袍”等信息中概括总结,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技艺高超。他不用量身就可裁衣,眼力好,手工好。②对人真诚,讲究诚信。他为顾客的信任而感动,坚持在原地等候顾客来取旗袍。③对事业专注、执着。他做了一辈子旗袍,将旗袍做到极致。④坚守传统。他接受不了女儿对旗袍的改良与创新。

9.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薛蓝留着父亲做的最后一件旗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解析:解答该题,要联系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旨表达等方面考虑,薛蓝留下旗袍,说明她理解了父亲,她要重新审视父亲看重的湘绣旗袍蕴含的内涵,突出了老一辈艺人的艺德这一主题;这一转变,与前文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人物形象;情节上看,这种结尾意韵悠长,给读者一种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她重新审视父亲看重的湘绣旗袍蕴含的内涵与老一辈艺人的艺德;②使小说的结局意味深长,给读者一种想象和期待的空间——年轻的传人将选择回归到旗袍的内涵与意韵,湘绣旗袍的技艺或将后继有人;③与上文写她不理解父亲对传统的坚守形成对比,突出她认识上的转变。

- 5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