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物理成绩的利器——巧学妙解王

高中物理巧学妙解王 第一章 方法与技巧讲解 第一章、方法与技巧讲解

1、整体法

整体法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一种把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多个物体,多个状态,或者多个物理变化过程组合作为一个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维形式。整体思维可以说是一种综合思维,也是多种思维的高度综合,层次深、理论性强、运用价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与学习中善于运用整体研究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一方面表现为知识的综合贯通,另一方面表现为思维的有机组合。灵活运用

的质量分别为m和M,人用水平力F拉绳子,图中两端绳子均处于水平方向,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如果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且水平地面是光滑的,则车的加速度为 .

〖解析〗要求车的加速度,似乎需将车隔离出来才能求解,事实上,人和车保持相对静止,即人和车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可将人和车看作一个整体,对整体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可.

将人和车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水平面的支持力和两条绳的拉力。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绳的拉力为2F,所以有:,解得:a?2F?(M?m)a2FM?m

P A O 【例3】有一个直角架AOB ,OA水

整体思维可以产生不同凡响的效果,显现“变”的魅力,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整体法的思维特点就是本着整体观念,对系统进行整表面光滑,OA上套有小环P,OB上Q m套有小环 ,两个环的质量均为,QB 体分析,是系统论中的整体原理在物理中的具体应用,

两环间由一根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 图1-4

它把一切系统均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从而揭示事物

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如

的本质和变化规律,而不必追究系统内各物体的相互图1-4所示。现将P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作用和每个运动阶段的细节,因而避免了中间量的繁

态相比,OA杆对P环的支持力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

琐推算,简捷巧妙地解决问题。整体质量等于它们的变化情况是( ) 总质量;整体电量等于它们电量代数和。 A.N不变,T变大 B.N不变,T变小

C.N变大,T变小 D.N变大,T变大 整体法适用于求系统所受的外力,作为整体的几

〖解析〗先把P、Q看成一个整体,受力如图1-5所示,个对象之间的作用力属于系统内力不需考虑,只需考则绳对两环的拉力为内力,不必考

虑系统外的物体对该系统的作用力,故可使问题化繁虑,又因OB杆光滑,则杆在竖直

方向上对Q无力的作用,所以整体为简。

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OA杆对【例1】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着一个三角形木块abc,

它的支持力,所以N不变,始终等在它的两个粗糙斜面上分别放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

于P、Q的重力之和。再以Q为研究

物体,且m1?m2,如图1-1所示,若三角形木块和两

对象,因OB杆光滑,所以细绳拉

个物体都是静止的,则粗糙水平面对三角形木块 力的竖直分量等于Q环的重力,当图1-5

( )

P环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发现细绳和竖直方向夹角

A、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变小,所以在细绳拉力的竖直分量不变的情况下,B、有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 拉力T应变小。由以上分析可知应选B.

C、有摩擦力的作用,但摩擦力的方向不能确定,因

【例4】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置两个物体A、B如图

m1、m2、?1、?2的数值均未给出;

1-6所示,mA?1kg,mB?2kg,它们之间用不可伸长

D、以上结论都不对; 的细线相连,细线质量忽略不计,F A、B分别

>>闂佽绻掗崑鐐裁洪弽顐n潟闁硅揪绠戠粈鍌炴煏婵犲繘妾柣搴嫹<<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