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 C )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
解析:劳动价值论是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选项D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只有答案C才是理论基础。 4、在生产资料中属于劳动资料的是( B ) A、原材料 B、机器设备 C、燃料 D、辅助材料
解析:劳动资料是指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A、C、D属于劳动对象范畴,即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 8、价值规律是( A )
A、 只在几个社会形态存在的经济规律 B、 各个社会形态都存在的经济规律 C、 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D、 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解析:价值是商品的特有属性,非商品的劳动产品不存在价值,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商品,因此,商品只是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 9、基本经济规律是( D )
A、 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B、 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C、 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D、 一种社会形态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解析:此题考核的是基本经济规律的名词解释。需要注意,基本经济规律是一个社会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在中国现在虽然有存在私营企业,存在剥削,存在剩余价值,但因为它不占主导地位,所以不能说剩余价值规律是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目前我国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公有制占主导的按劳分配规律。 11、价值的实体是( B ) A、 具体劳动 B、 抽象劳动 C、 私人劳动 D、 社会劳动
解析:本题考察价值的内涵,即价值一词的名词解释,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因此答案是B。注意抽象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抽象劳动的凝结才构成价值。 12、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一般规律是( A )
A、 生产关系随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自身的性质 B、 生产力不断运动 C、 生产关系不断变革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断进行矛盾运动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化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所以答案为A。
13、市场经济是指( B )
A、 以市场存在为条件的商品经济
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C、 市场决定一切经济活动的商品经济
D、 市场调节和计划调节都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当市场对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时,市场经济就形成了。和它相对应的词是计划经济,当人财物等资源由国家来配置时,就叫作计划经济。 14、下列论断中正确的是( A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价值的大小 C、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D、价值的大小决定使用价值的大小
解析:决定价值大小的是劳动时间,而不是使用价值的大小,B是错误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任何有价值的商品都必须有使用价值。C是错误的。使用价值的大小并非由价值决定,而是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的。D是错误的。 15、当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单位时间内( C ) A、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不变,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C、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下降 D、 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增加,单个商品的价值量上升
解析: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时间(例如一小时)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会增加,既然商品数量增加了,当然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和相应增加。平均到每个商品的生产时间就自然减少了,故正确答案是C。
18、在简单价值形式中,1只羊=2把石斧中( A ) A、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B、 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个别等价物 C、 石斧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D、 羊处于等价形式,是一般等价物
解析:在此公式中,羊的价值通过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羊的价值不能自己表现自己),所以羊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而石斧反映出另一种商品的(羊)的价值,成为羊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起者等价物的作用,并且这种等价物是偶然在交换中产生的,并不是固定地充当等价物,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
19、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出现( B )
A、对商品价格产生影响 B、对货币流通产生影响 C、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D、可能引起通货紧缩 解析:支付手段是指以延期支付商品的方式进行买卖,货币在此时是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支付手段对货币流通会产生影响,例如甲方购买乙方的商品,并约定在第二年付款,这样在今年所需要的货币数量自然会减少,所以B是正确选项。膨胀和紧缩是由于货币数量发行和现实需要之间脱离而产生的,和支付手段无关,故不选。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并受供求关系、货值等因素影响,也和支付手段无关,所以A选项不选。 20、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 B ) A、剩余价值规律 B、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商品竞争规律
解析:价值规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简单说,只要有商品存在,就会有价值规律存在。选项B正确。 22、资本价值构成是指(A )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 C、生产资料数量和劳动力数量的比例
D、由技术水平决定的并且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
解析:本题考核的是资本价值构成的概念,正确答案为A。选项B反映的是对资本周转速 度快慢产生影响的比例关系。C反映的是资本的技术构成。D反映的是资本的有机构成。资 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这三个概念经常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出现, 考生必须高度关注。
23、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的最初表现形式是( B ) A、商品 B、货币 C、劳动力 D、生产资料
解析:资本最初表现为货币,因为用货币可以随时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可以用购买的方 式买来任何所需要的商品,但不能认为资本一定表现为货币,现在资本的表现方式很多,如 货币、生产资料、专利、商标等可以作为资本的表现形式。 24、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前提是( B )
A、社会资本增大 B、个别资本增大 C、相对人口过剩 D、无产阶级贫困化
解析:有机构成提高一般规律是指个别企业不变资本较大数量增加,可变资本数量相对减少 或绝对减少,而要使不变资本数量增加,则必须追加购买生产资料的货币数额,所以有机构 成提高的一般表现是个别资本增大。选项B正确。C、D选项是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是错 误答案。
25、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作为级差地租II的超额利润( A ) A、由农业资本家获得 B、由土地所有者获得
C、由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瓜分 D、由农业资本家和农业工人瓜分
解析:因租约在签定时,就已经明确了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数量,所以在租约规定的期限内,农业资本家因多投入而产生的级差地租II自然由农业资本家获得,A选项是正确的。当租约期满,作为级差地租II的未来产生的超额利润到底归谁所有,要取决于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斗争。
26、生产价格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B ) A、成本价格的形成 B、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C、价值的形成 D、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解析:生产价格由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构成,而平均利润的形成的前提是平均利润率的形成,B为正确选项。
27、从G——W——G’中可以看到价值增殖的根源是( D ) A、G——W阶段的货币上 B、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C、G——W阶段购买的商品的行为上 D、G——W阶段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解析: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表现在他的使用价值不象一般商品一样(例如面包)随着使用而消失,而是会创造出自身的价值和比自身价值大的价值,即剩余价值。故D是正确答案。
29、假定工人劳动力价值为8元,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当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剩余价值率的变化是( C ) A、从100%下降至50% B、从100%上升至200% C、从100%上升至300% D、从100%上升至400%
解析:每小时劳动创造的价值为1元,工作日为16小时,则意味着一共创造出16元的价值,扣除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即工资8元,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为8元,剩余价值率为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故原来的剩余价值率为8/8=100%。劳动力价值下降为4元时,则剩余价值相应上升为12元。12/4=300%。C是正确选项。
30、某工厂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4小时,月工资总额为5万元,则该厂资本家每月获得剩余价值( A ) A、5万元 B、10万元 C、30万元 D、6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