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画杨桃》的优秀教学设计

关于《画杨桃》的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所不同。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2.观察实物帮助理解。 3.借助实物、插图想象描绘。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说话。 能力训练点:

2.通过理解教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培养学生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4.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联系全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2.理解老师说的一段话中句与句的联系,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

清楚。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杨桃实物,重点句子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出示杨桃实物或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果实吗?(板书:杨桃)

2.谁能来和我们介绍介绍杨桃吗?

师小结:杨桃基本上是椭圆形的,大多数有五条棱。在我国华南地区经常能见到这种果实。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板书:画杨桃)

3.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出示思考题: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2.利用,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来。 三、检查反馈预习情况。 1.指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词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四、置疑。

提出不懂的问题。(常识性问题师生当堂解决,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 五、课后深化发展。

1.熟记生字新词,上作业本。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目标转化

作者在画杨桃时发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着一个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我们继续学校课文。 二、逐段深入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是就不要)

(2)想当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想当然? (3)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读。 提问: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