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源于快乐课堂
【摘要】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已成为每一个教育人的共识。学生的学习快乐离不开师生共同演绎的快乐课堂,而快乐课堂的打造务必把握住三个方面:一是教师乐于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二是教师要勤于引发学习兴趣,三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家作主。
【Abstract】Learning in happiness and enjoying happiness in learning has become common understanding of each educator. Students’ learning happiness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happy class which is deduct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mutually, but the formation of the happy class must have three conditions. The first is teachers must be willing to open anther window for students, the second is teachers should be assiduous in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the third is teachers should let students rule the roost at class.
【Keywords】Happy learning Happy class
现代教育改革高举人本大旗,把人的需要与发展作为一切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最快乐的事情。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已成为每一个教育人的共识。学生的学习快乐离不开师生共同演绎的快乐课堂。笔者认为快乐课堂务必从以下三个方面打造:
1.快乐源于教师为学生打开的另一扇窗。实践证明:无论现代媒体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的交流;无论多么至善至美的管理制度,也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笔者认为,我们倡导的以人为本,应集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的陶冶上。教育是做人的工作,教师应时时刻刻关注学生的情感世界,适时地走进他们心灵。教师在课堂上应凭借自身高尚的师德为学生构造一种“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爱护学生”的人文环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告诉我们:“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景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伤。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可以救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儿童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面对学生在纪律上的违规、知识上的错误甚至道德上的沉沦,为人师应学会宽容,应遵循“引导、指导、疏导”的三导原则,凭借浓浓的师爱染绿他们的精神世界,以此收到自我教育的效果。学生正处于受教育的时期,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教育者的宽容对受教育者而言往往蕴涵着巨大的人格魅力与感染力。很多时候,它所引发的道德震撼比起简单粗暴的惩罚更为强烈。哪怕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对学生来说就是一扇窗。如果教师的目光始终聚焦在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上,那么再优秀的学生也将一无事处;如果教师努力发掘学
生的闪光点,则每个学生即使是后进生也会有可爱的地方。也只有这样,我们在发现美丽和拥有快乐的同时,学生也将伴随着我们的快乐而快乐。
2.快乐离不开教师所引发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育观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课堂成为机械训练学生的工厂,死记硬背便成了无数学生难以摆脱的沉重负担。这种机械训练的结果,小而言之造成了学生对学校、对课堂的厌恶;大而言之,“培养不出具有原创力的思想者,伤害了国家长期的生产潜力”。为此,现代教育改革强调知识的生活化,要求尽可能多的让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的体验获取新的知识,从而变传统的“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本着这一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构建生活课堂,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出发,诱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沧海桑田,尽管时代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生活总是有许多相通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始终存在,不同关系又产生不同的情感,古人有,现代人也有。在诗歌教学中,要想引起学生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就应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如对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赏析,即使教师不厌其烦地口述其中蕴涵的生活哲理,有的学生依旧一脸茫然。如果我们改变策略,放手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列举一些生活实例进行佐证,就会发现学生在感悟诗句博大精深的内涵之时共鸣油然而生。诗歌教学如此,写作教学更是这样。要拥有源头活水,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就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写作平台。让学生写他们熟悉的、想写的、能写的作文。这样,学生才会有东西可写,才会想写、乐写,才会享受写作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才不再为作文而头痛。
3.快乐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家作主。陈旧的课堂教学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复制与拷贝,因而教师把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把对学生的控制和驾驭放在教学的首位,关注的是课堂教学秩序的好坏、单位时间内传授知识或信息的多少。学生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活动中只能获得没有生命力的死知识,也就是一种不具备迁移力、不能转化为能力的惰性知识。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于主体突出中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主体的真正回归。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再依靠教师的传授,而是靠自己的亲身体验。“我没有教,学生却学会了”则成为今天合格教师的标准。对学生学习主权的尊重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方式与过程的尊重,应充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愉悦身心。美国教育学家埃富加·富儿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者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人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他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变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这个‘困难’就在于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基本活动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把生命发展的主权还给学生。”阅读是一种个性化极强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让学生自读自悟,不必期待阅读的答案,让学生边读边自由地、尽兴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使其认知个性在阅读中熠熠闪光。如在《愚公移山》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就对“愚公不愚”的观点提出了非议,认为愚公与其搬掉太行、王屋二山还不如移居省事。在《刻舟求剑》的寓意归纳中,又有学生从“舟行而剑不行”这一点上悟出了“要善于抓住时机”的全新观念。这样的课堂自然成了学生们喜爱的天堂。
蚕从蛹到蝶的蜕变必须经历痛苦的挣扎过程,它必须去面对,必须去承担。剪开蚕“解放”出来的蛹,通常死去而难化为蝶,这就是痛苦的代价。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我们要有蚕的勇气,必须变传统课堂为学生喜爱的快乐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