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展示课配套教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部编新教材】2019秋季学期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古诗词三首-展示课配套教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1 / 16 课题 古诗词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1.识记本课3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教学 目标 2.进一步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 3.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热爱自然、歌颂自然的情怀,感受自然的美好。 教学 重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爱恋之情; 2.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 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的丰富情感。 第一课时 1.认识3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 教学 目标 2.了解诗词的作者。 3.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有浩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伏的稻田。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多是描写山水导入 风景的。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黄河远上白( )分钟 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古诗词三首》。(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2 / 16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导入新课。使学生集中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设计意图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 ,唐代诗人。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合称为“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新课 “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教学 ( )分钟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 【出示课件3】并板书: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3 / 16 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导,并出示课件,使学生能够把握准诗词的节奏,正确朗读诗歌,同时,这也是正确理解诗词的第一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