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矫正对策

刘薇

摘 要:由于独特的求学道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彷徨失落,因此导致了种种困惑和消极情绪,心理不适现象也普遍存在。本文分析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学生 心理问题 矫正对策

笔者在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多年,接触了大量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多年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发现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上一系列最常见、最突出的行为表现。在学业方面:厌学情绪比较严重,上课扰乱课堂秩序、睡觉、看课外书、逃课。在人际交往方面:以自我为中心,不主动与人交往,与人起冲突后易怨恨对方,并伺机报复。在纪律方面:不遵守校纪校规,打架斗殴、破坏公物、偷小摸、赌博等。学生身上的这些行为表现,是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最大难题。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行为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矫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独特的求学道路,职业学校的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彷徨失落,因此导致了种种困惑和消极情绪,心理不适现象也普遍存在。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的学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学习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

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焦虑等现象。部分学生由学不好到不愿学,厌学情绪非常强烈。具体表现为上课经常迟到、旷课、睡觉、玩手机,考试作弊现象较为严重。

(二)个性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卑心理较强,这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主要表现为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人格尊严受到严重损害,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狭隘、妒忌、暴躁、敌对、依赖、孤僻、抑郁、怯懦、神经质、偏执性、攻击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已经成为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三)人际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集体观念比较淡漠,凡事以我为中心,自我主义倾向严重。如不少学生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总希望别人和周围环境顺着自己;希望他人接纳自己,自己却不善于接纳他人;希望他人尊重自己,而又缺少尊重他人的心态。一些学生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人际交往,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四)青春期性心理问题

随着生理上的日趋成熟,性生理上的剧烈变化,会给学生带来所谓的“青春期骚动”和强烈的“性困扰”,产生不少性心理问题。如 “早恋”现象日益普遍,但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恋爱观往往不是很明确。有些学生是因生活空虚,为打发寂寞的日子才恋爱的,很容易导致其它问题的出现。特别是有些失恋的学生往往处于敌意、苦闷、

自卑等“亚情绪”之中,特别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又如,有许多学生过度关注自我形象,总在为自己体相的不如意而烦恼。

(五)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具体表现为一些学生担心自己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畏惧“毕业就是下岗”,对前途担忧,对未来没有信心,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措施转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有些学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盼望找到有社会地位、体面轻松、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就业岗位。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他们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阶段,其心理具有可变性、可塑性、过渡性、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能够得以纠正与调整的。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重新确立人生目标

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评价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缺点与不足。悦纳自己,抛弃自卑与失落情绪,恢复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帮助学生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根据个人的能力、志向、兴趣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学生入学时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专业信息,尤其要注意突出专业领域的发展空间,使他们看到大有发展的未来。学校可以结合市场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结合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并参与社会实践,或者请已经就业的优秀毕业生作专题报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