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学
1、环境:那些围绕主体、占据一定空间、构成主体存在条件的诸种物质实体或社会因素,就是该主体事物的环境。
2、自然地理环境:由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物质和能量所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的地理环境部分。
3、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元素的地球化学迁移:自然地理系统中的化学元素,由一种存在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存在形式,并伴随一定的空间位移的运动过程。
5、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指自然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物、动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整体的特性。其中任一要素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余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某一部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相邻部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6、系统的结构: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特殊网络关系。即是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流通渠道。也可以理解为系统的骨架。
7、系统的功能:是指物质、能量、信息在系统内传递转化的外部表现。 8、熵:一个描述系统无序性(即混乱度)的物理量。
9、耗散结构: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以从原有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情况下形成的有序结构,依靠不断地耗散外界的物质和能量来维持,故称为耗散结构。 10、平衡态:系统内部到处均匀一致、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宏观过程的系统状态。 11、非平衡态:系统内部不是均匀一致,有宏观过程发生的系统状态叫非平衡态。 12、系统的状态:某一时刻系统内部各种性质的综合表现。
13、状态函数:当系统由一种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是,系统的性质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有些系统性质仅与系统的初始状态(简称始态或初态)和终了状态(简称终态)有关,而与系统具有的变化过程或路径无关。在热力学中,把具有这种特性的系统性质叫做状态函数。
14、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不在环境中留下任何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5、不可逆过程:当系统发生某个过程后,系统不能按照原来的路径恢复到原有系统所处的状态,而在环境中留下永久性变化的过程。
16、反馈:是指信息反馈,就是将输出又回输到原系统中去。
17、辐射干燥指数:是一地的年辐射平衡(热量收入)与用热量单位表示的年降水量(即蒸发该地年降水量所需的热量)之比,可视为蒸发力与降水量之比。 18、地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一定方向有规律的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
19、地域分异规律:支配地域分异现象的客观规律称为地域分异规律。
20、纬度地带性规律: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纬线方向(东西方向)延伸而按纬度方向(南北方向)有规律更替而产生的南北分化现象。 21、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经度省性规律):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着南北方向延伸,按沿海到内陆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2、垂直地带性:指自然地理要素或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而随山势高度(海拔高度)发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3、地带段性:在一定的非地带性单位内的地带性分异
24、垂直地带谱:基带以上各垂直带的更替顺序及其组合型式称为垂直带谱,或垂直结构。
25、基带:在高大的山地地区,自山麓到山顶,可分出一系列垂直自然带,最下面的一个叫基带,即山地地形中山麓(就是山脚)所在地方的最下面的自然带类型 26、雪线:永久冰雪带的下界。
- 1 -
27、树线:是山地垂直带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线,是郁闭森林分布的上界,常称之为树线或森林上限。这条界线以下发育着以乔木为主的郁闭森林,而界线以上则是无林带,发育着灌丛或草甸,常形成垫状植物带,有的地方发育成高山苔原。
28、顶带:某一山地垂直地带谱中最高的垂直地带,是垂直地带普完整程度的标志。
29、综合自然区划:以地域分异规律为指导,根据区域发展的统一性、区域空间的完整性和区域综合自然特征的一致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30、类型单位:根据质的相似性,由多种多样的低级单位概括成简单的高级分类单位。
31、区域单位:根据景观地球化学联系,将地域上连片的简单的低级单位,合并成复杂的高级分级单位。
32、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具有一定空间范围的自然综合体,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全部自然地理要素构成,同时也包括人类活动对它们作用的后果。
33、土地分级:指土地个体地段的划分与合并,即在地表一定区域内,根据综合自然特征的相对一致性和地域的完整性,逐级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土地地段,或合并为更高一级的土地单位。
34、土地分类:是对土地单位的类型划分。主要根据积温条件、土类的相似性和地形的相似性。
35、相:是最低级的土地单位,在同一地貌面上,具有相同的岩性、土质、地下水和排水条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和一个植被群丛,是自然特征最为一致的土地地段。
36、限区:即土地单元,是一个比相高级、复杂的中级土地分级单位。限区由一系列的相有规律地组合而成,通常相当于一个初级(中等)地貌形态单元,是外貌最清楚的自然综合体,内部物质迁移具有一致性的特点。 37、土地结构:各种土地类型在某区域内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38、土地评价:又称土地分等,通过土地质量对于特定用途的利用潜力、适宜状况或利用效益的评价来确定土地分级的过程。
39、土地利用:指人类为获取所需产品或服务进行的对土地自然属性的利用的目的、方式、手段和意图。
40、土地覆被:指地球陆地表面和近地表面的自然状态,包括生态群落、土地、地形、地下水以及人文结构,即“它包含了地球陆地表面的自然状态。
41、地方:是由相互联系的一组或几组限区有规律地组合而成,是土地分级的高级单位。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