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饲料学―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最新教育文档

依托饲料学―浅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青年教师数量剧增,青年教师成了高等学校教学的主力军,因此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决定着高等教育的未来。据2014年教育部网站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截止到2014年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群体总数的15.79%,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群体总数的40.12%,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群体总数的57.91%,其中以31-35岁的青年教师人数最多[1]。一?针对9所“211工程”高等教学管理部门、专业负责人和青年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有33.03%的青年教师认为,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能需要2-3年才能形成;50.24%的青年教师则认为需要4-5年[2]。因此,过早地把青年教师推到主讲岗位上,教学效果可能较差,教师如果不能从教学过程中得到正反馈,可能会使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受挫,而导致后续的教学热情低迷,从而对教学失去兴趣。因此,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成为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就成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根基,是事关学校发展的大事。

《饲料学》是动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在动物科学专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培养从事现代动物生产和饲料生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竞争能力有重要的作用。饲料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且还涉及《动物营养学》、

《饲料添加剂学》、《饲料加工工艺学》等课程的内容。青年教师要讲授好这门课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所以,如何提高承担饲料学课程的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为饲料行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将成为动科专业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1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价值观不明确,缺乏敬业精神

教学是教师最根本的任务和职责,是一种奉献远远大于收益的道德事业,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但目前一些青年教师价值观的偏离影响着他们的教学行为,大多数青年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较短,住房问题、孩子的抚养问题以及子女入学问题导致了青年教师经济压力较大,而目前青年教师的收入在除去日常生活开支后多不丰裕,和进入饲料厂工作特别从事销售工作的同学相比存在较大收入差距。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更富挑战性的高薪职业对于青年教师具有很大的诱惑力,部分青年教师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从而缺乏敬业精神和理想信念。部分教师忽略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片面强调个人的待遇收入,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学、科研。因此,对于如何将课程讲得更好,如何能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等问题,则没有进一步深思和探讨。 1.2教学基本功不扎实

青年教师大多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工作岗位的,虽然学历较高,并拥有较深的专业知识,但对教学工

作没有实践经验。承担饲料学课程的青年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非师范专业院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比较匮乏,在入职以前没接受过正规的教学基本功训练和系统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也没有参加过教育见习和实习,此方面和师范专业毕业的新教师会有很大的差距。非师范专业的背景决定了青年教师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从“讲台下”走到“讲台上”,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但是,目前有些青年教师还没有完全完成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就走上讲台,在课堂上胆怯,目光不敢与学生接触,缺乏教师应有的体态语言,最终导致整个课堂教与学不能达到有机统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对开课存在紧张情绪、课堂中容易犯错、课堂教学语言出现口头语,讲课过程中身体姿态和习惯动作不好等等。

另外,大多数青年教师因未经过充分的培训和教学实践,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对课堂的掌控力不强,影响教学效果。具体表现为:教学设计不够充分,设计理念有偏差,设计内容粗放,缺乏可操作性,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学过程中,仅处于照本宣科、面面俱到的记忆性水平阶段,重点、难点不够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也有部分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所教科目《饲料学》不完全对口,致使青年教师在执教相关课程时,还需花费较多时间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备课时间和备课精力。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