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课《我是人民小骑兵》教案稿

欣赏课《我是人民小骑兵》教案稿

青岛香港路小学 张权

一、教材分析

1、作品特点分析:《我是人民小骑兵》是吴光锐、齐景全、王小平作曲的一首木琴独奏曲,由手风琴伴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全曲由引子~A段(主题及其变化重复)~B段(变奏+华彩)~A段+尾声等三部分组成。前24小节为引子,其中第1至12小节是节奏型乐汇的重复。由ppp→渐强→mf→f→ff的力度变化模仿马蹄声。描绘一队小骑兵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

?

乐曲的A段(第25节~77小节),由a+a1两个乐段组成,乐曲表现了小骑兵威武而活泼地扬鞭催马的形象。

B段(第78小节~156小节),乐曲表现小骑兵喜悦欢快的心情以及战马奔驰飞跃各种障碍的情景。

C段(第157小节~结束)是A段的变化再现和尾声,表达了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胜艰险后的欢快心情,描绘出战马远远离去的意境。音乐为2/4拍,节奏明快,时而舒展,时而密集收拢,全曲采用乐节重复、音型级进、模进、变奏,旋律在低音、中音、高音区的上行、下行的连续进行,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对比,以及颤音的运用等手法,表现了小骑兵挎枪骑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的欢腾场面。音乐所描绘的小骑兵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乐曲深受广大小听众的喜爱,是一首趣味性强的好作品。2、本课内容及知识、技能在学段、单元中的位置、关系和任务。

二、学情分析

1、

学生现有阶段的水平和能力:在乐曲欣赏方面能够准确的判断乐曲的情绪,并且能感受到乐曲中用到的乐器。一年级的学生对分清这首乐曲段落想对又一定难度,我把这个乐曲又重新分段,分为四大段。

A- 这段乐曲描绘了小骑兵骑着马,挥着鞭在大草原上巡逻的威武形象。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B- 小骑兵在美丽的大草原上和小伙伴挤奶并欢歌起舞的景象

C- 第三段音乐的情绪从舒展到激烈,表现了小骑兵骑着战马迎着狂风暴风雨奋勇前进。

D- 这一段的情绪和第一段相似,都是活泼、欢快的。表现出小骑兵们克服困难,战

胜暴风雨后的喜悦心情。描绘了战马渐渐远去的情景。

2、课标确定本阶段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分清楚乐曲的段落,并能够判断乐曲中的乐器。

三、教学目标

1、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听辨主奏乐器

(2)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创造性的参与音乐活动的表演实践活动

2、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感受蒙古音乐的风格特点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手段使学生分清音乐段落。并能够感受每段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能小组合作进行舞蹈和打击乐的编创活动。

3、重点、难点的解决方式:在分清段落的方式上,采用的解决方式是每段创遍一段简单的舞蹈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分清乐段的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木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舞蹈《我是人民小骑兵》

师:今天呀,我们要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游玩,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你们想去吗?(想)老师先不告诉你们到底去哪?让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那里的小朋友跳的舞蹈,猜猜他的家在哪?(课件说明:出示舞蹈片段《小骑兵》)生:蒙古族

[运用课件播放一段蒙古舞蹈《小骑兵》,让学生初步感受蒙古舞蹈及音乐的特点。] 师:对!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民丰富的生活。看,这是我们祖国国土的版图,象一只美丽的大公鸡,图中红色的地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就主要分布

在这里。内蒙古有美丽的草原,珍珠般的湖泊,草原上驰骋着勇敢的蒙古人,那里牛羊、马匹、骆驼成群,水草肥美,天高云白,一座座蒙古包就象天上的星星洒落在草原上,奔腾的马群给草原也带来了生机。蒙古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他们喜欢骑马、射箭、摔交更喜欢唱歌跳舞,每到节日他们穿上盛装唱歌跳舞来赞美草原、赞美家乡。那的人喜欢骑马,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

(课件说明:播放蒙古人民善骑马,射箭,摔跤,更能歌善舞的录像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蒙古风土人情的录像,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加强对蒙古族的了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创设了一种情境, 为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做好铺垫。]

2、 小骑兵的故事:草原上的小骑兵们骑马术个个都很棒,每天太阳刚刚升起!他就骑

上自己心爱的马儿放羊,奔跑在辽阔的草原上!你们听这段乐曲小骑兵的心情是怎样的?(课件初听音乐)

二、欣赏乐曲

1、欣赏第一段(播放第一段音乐)

师:“这段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谁来说说? 生:~~~欢快的~

师总结:“这段乐曲描绘了小骑兵骑着马,挥着鞭在大草原上巡逻的威武形象。情绪是活泼、欢快的。刚才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听出乐曲中的采用的主奏乐器是什么?我们再来听一遍”(第二遍) 生:木琴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