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题库大题解答

绪论

三 辨析题

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答: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告诉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超越前人和自己;要勇于创新,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拘泥于经典作家的个别论断。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

2、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答: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其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方法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是错误的。 四、材料分析:

1、材料1、2、3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崇敬马克思?

马克思受到尊敬,就在于他的思想的伟大,在于他的理论的科学真理性。 2、我们应当怎么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五、回答题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什么? 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

2、马克思主义有哪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是什么? 第一: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本质)特征。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所独有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

第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又是马克思主义独特的理论品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第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四: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劳苦大众),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5、科学性与革命性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是怎样统一的? ①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行动着的群众”决定了历史。 ②只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够真正了解历史的方向。

③人民群众的历史要求是革命,就是改变一切不合理的制度,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第一章 世界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三、辨析题

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所以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答:前面半句对,后面半句错,因为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所以动中有静;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所以静中有动;但不能因此就说二者都是绝对的,因为只有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

2、意识凭借其自身力量可以使客观事物发生现实的变化。☆☆☆

答:这一观点是不对的。意识发挥作用必须以客观事物为对象,以遵守客观规律为前提,通过实践作用于对象。 3、随着科技发展,电脑将取代人脑。☆☆☆

答: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电脑可以模拟人脑进行“思维”,但与人的意识有本质的区别: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而电脑的运行是物理装置的属性;第二,意识具有社会性,而电脑在运行时没有社会意义;第三,基于电脑的人工智能没有意识特有的能动性;第四,电脑只能在人的指令控制下进行运算。总之,电脑是人制造的,不能代替人脑。

4、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同样是不可设想的。☆☆☆

答:这一观点是对的。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无物质的运动。 5、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

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适度原则不仅要求在通常情况下不要超过度的范围,还要求我们做事要做到位,避免不及。同时,在原有的度制约发展是,要创造条件,促使事物突破度的限制和事物质变的发生。 四、简答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涵义。

答: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句所复写、摄影、反映。” 其主要涵义是: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简述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

答:①物质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相对位置和根本性质不变这样两种特殊状态。静止,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②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的,即无条件的。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渗透、包含。 3、什么是发展?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唯物辩证法所说的发展,是指事物向上的前进的运动变化,即事物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第一,新生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适应于当前和未来的条件,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而旧事物不能适应于当前和未来的条件,丧失了存在的合理性。

第二,新生事物虽然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保留和吸收了旧事物中有益的东西,并且增加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此比旧事物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第三,社会领域中的新生事物之所以不可战胜,还在于新生事物总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它代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必然得到人民的支持。 4、什么是实践?实践有哪些特点?

答:实践的含义: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客观物质性。第二,自觉能动性。第三,社会历史性 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动力。 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6、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这是因为: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本身。

7、简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相互区别:量变是度内的渐进变化,而质变是突破度的根本性质变化。 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相互渗透(量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