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硕士(MAS)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东财经大学

应用统计硕士(MAS)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5200)

一、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 (一)培养目标

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3、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实际应用。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非统计类专业背景的考生在入学后、开课前需参加统计学综合知识考试(包括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等内容),考核合格后可以按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学习,考核不合格者则需补修相关专业课程(包括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等内容)后继续学习。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 2 年。 四、培养方式

(一)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第二课堂,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企业家和政府官员开设讲座或承担部分课程。

(二)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作业、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撰写专题报告等。

(三)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为40学分。

(四)成立导师组或实行双导师制,发挥集体培养作用,并适当吸收企业与政府部门中相关人员参加论文指导工作。

(五)注重实践环节,加强基本技能培养。 (六)重视和加强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应用统计硕士课程的设置,应充分反映应用统计实践领域对统计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突出统计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总学分为40学分。

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 (一)公共基础课(5学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学分) 2.第一外语( 3 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16学分)

1.高等数理统计( 2 学分) 2.多元统计分析( 2 学分) 3.中级计量经济学( 2 学分) 4.应用随机过程( 2 学分) 5.抽样技术( 2 学分) 6.中级国民经济核算( 2 学分) 7.应用时间序列( 2 学分) 8.应用统计软件( 2 学分) (三)任意选修课(12学分)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设置3个培养方向,分别是金融统计分析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向、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学生可根据专业研究方向在下列课程中选修(必须修满 12学分)

1.金融统计分析( 2 学分) 2.证券投资统计分析( 2 学分) 3.金融计算与模型( 2 学分)

4.风险管理与统计分析( 2 学分) 5.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 2 学分) 6.数据挖掘( 2 学分) 7.经济统计分析( 2 学分) 8.投入产出分析( 2 学分) 9.市场调查与分析( 2 学分) 10.经济预测与决策( 2 学分) 11.微观经济学( 2 学分) 12.宏观经济学( 2 学分) 13.经济博弈论( 2 学分) (四)案例实务课(3学分) (五)专业实习(4学分)

研究生在专家指导下参加专业实习,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生应提交实践计划,撰写实践总结报告,通过后获得相应的学分,以此作为授予学位的重要依据。

具体设置见《山东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情况表》。 六、学位论文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须与应用统计实际问题、实际数据和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统计与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应用统计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类型可采用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相关的调研报告、数据分析报告。应用统计方法的实证研究等形式。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应用统计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七、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实习实践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 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 授予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