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实用的女装学习笔记

女装制版与工艺教案

授课教师:张永红 授课班级: 服工0903班B

授课时间:2010年10月 30日---2011年1月14日

单元课教案首页

第 1 次课 课题 授 课 内 容

变化款女裙、女裤的结构制图 课时数 16 1、 复习女裙、女裤、女上装原型的制版以及领型、袖型的变化及省道转移、褶裥的变化 2、 变化款女裙的结构制图 3、变化款女裤的结构制图 教 学 目 的 与 要 求 必备知识 1、掌握裙、裤结构设计原理 2、掌握裙子廓形制图方法 3、掌握变化款女裙和女裤的结构制图方法 职业能力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裙子和裤子结构设计原理及款式变化的制图方法 重 点 难 点 1、变化款女裙的结构制图方法 2、变化款女裤的结构制图方法 3、裙子、裤子的工业样板的制作 裙、裤的工业样板制作 教学方法: 1、采用课堂讲授与示范,学生同步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动手能力; 2、强调服装与人体的结构关系,掌握裙制图原理,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流程: 复习女裙、女裤、女上装原型的制版以及领型、袖型的变化及省道转移、褶裥的变化—变化款女裙的结构制图—变化款女裤的结构制图 尺、裙片纸样、裤片纸样与实物 班 级 A课: 班 B课:服工0903 班 授 课 时 间 第 周星期 第 节至星期 第 节 第8周星期6第1节至第8周星期7第8节 授课地点 逸美楼304 第5制板室 教学设计 教具 授 课 情 况

注:1、每次课须填写“单元课教案首页”。以单元课的每一子课题的教学要求设计每一个教案。每个单元的备课由多个教案构成。

2、教学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流程。

《女装制版与工艺》

导入新课: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女裙、女裤、女上装原型制版以及领、袖、省道转移、褶裥的变化等内容。本次课我们共同来复习一下以上内容,为我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复习基型裙制版 1、款式特征

基型裙裙身平直,它的外形特征是在腰部收省,使腰部紧窄贴身,臀部微松,裙摆与臀围之间成直线,外形线条优美流畅。 2、选择号型

中间体:160/66A(20~30岁) 160/68A 160/70A(35~50岁)每个公司选择的型号不同。 3、裙腰围、臀围的放松量

裙腰、臀围松量一般取人体在自然状态下的动作幅度。实验证明,当席地而坐作90度前屈时,腰围平均增加量为2.9cm,这是最大的变形量,同时考虑到腰围松量过大会影响束腰后腰围部位的外观美观性,因此一般裙装腰围松量取2cm。不装腰,低腰裙可不加放松量。

在席地而坐作90度前屈时,臀围平均增加量为4cm,即下装臀部的舒适量最少需要4cm,再考虑因舒适性所必需的空隙,因此一般舒适量要大于5cm。至于因款式造型需要增加的装饰性舒适量则无限定。因此一般裙装臀围松量最少取4cm。筒裙偏紧身型,松量一般在4~6 cm。

4、规格设计:

⑴裙长SKL:0.4号-X=58或0.36号(齐膝裙)=58 ⑵腰围W:W﹡+(0~2)=68 W﹡=66 ⑶臀围H:H﹡+(4~6)=94 H﹡=88~90 ⑷臀高线:0.1号+2=18

人体臀高线与人体体型存在一定有关系,它与人体身高关系最密切。 5、结构制图 (单位:cm) 前片(先长度、后肥度) ⑴上平线

⑵裙长线(下平线) SKL-腰宽(3)=55 ⑶前中心线 与上下平线垂直 ⑷臀高(臀围线) 18

⑸前臀围 1/4H=23或1/4H+0.5=23.5

就下装而言,裤子的臀围可H/4分配,也可因侧缝袋插手方便而将侧缝线前移,即前裤片为H/4-1,后裤片为H/4+1。裙子一般不采用侧缝袋,为了正面的美观起见,侧缝不应靠前而应借后。因此在裙子的制图中,臀围分配宜采用H/4分配法或可前裙片为1/4H+0.5,后裙片为1/4H-0.5。

⑹前腰围大 1/4W=17或1/4W+0.5=17.5 ⑺腰口劈势(前腰臀斜线) 为臀围与腰围差的1/3 ⑻翘势 1cm(劈势达到3cm时) 0.7cm(2~2.5cm左右没达到3cm时)

⑼前省 腰围1/3、2/3处为省中线,省长9cm,省大为臀腰围差的1/3

因腹部和臀部都是球面体,所以可凹进去0.1做凹省。如果是凹面体,就要相反做凸省(衣腰省) ⑽画顺腰口线

⑾下摆大(与臀围大同) 后片

⑴翘势、腰围线、臀围线、下摆线在前片基础上引出 ⑵后腰围大 1/4W=17或1/4W-0.5=16.5 ⑶后臀围大 1/4H-0.5=22.5 ⑷后腰中心低落1cm,画顺腰围线

这是由女性体形所引起的,侧观人体,可见腹部前凸,而臀部略有下垂,由于人体的腰臀体型并非一个标准的圆台,前、后侧呈不均等的斜曲面,而且东南亚地区人的人体体轴向后倾,因此形成裙装的腰口线不能与臀围线成水平状,从人体测量和实践中得出,在后中腰口低落1cm,就能使裙腰处于良好状态。

⑸后省 腰围1/3、2/3处为省中线,省长分别为10、9cm,省大为臀腰围差的1/3 ⑹侧缝处的裙腰缝为何要起翘

人体臀腰差的存在,使裙侧缝线在腰口处出现劈势。因劈势的存在,使起翘成为必然,因为侧缝有劈势,使得前、后裙身拼接后,在腰缝处产生了凹角,劈势越大,凹角也越大,而起翘的作用就在于能将凹角得到填补。

6、裙腰口省数量的分布,位置、省量、长短 ⑴腰口省数量的分布

可采用收2个和4个省的方法。一般来说腰臀差≤25cm,可取前后腰口各收2个省的方法。腰臀差>25cm时,可取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的方法。

⑵腰口省的位置

一般的制图中因方便起见,均以腰大等分解决,即前后腰口各收2个省时,将H/4-W/4的余量平分二等分。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时,将H/4-W/4的余量平分三等分,但有的款式也不是绝对等分,而应作适当的调整,以保证式样的美观。

⑶腰口省的省量

一般在制图时,腰口省与腰口劈势的量均以腰臀的差加以等分的形式出现。 如省量超过3cm时,应采用前后腰口各收4个省的方法。 ⑷腰口省的长度

前片腰口省要短于后片腰口省,原因是腹峰水平位偏上,臀峰水平位偏下,前W/4收二省时,一般为8.5~9cm左右,后W/4收二省时,靠近中心线的省长为10cm,近侧缝线的省为9cm,省的长度与省量有关,省大则省长,省量小则省短。

二、复习基型裤制版 1、款式特征

装腰、前裤片收省1个,侧缝直线,后裤片收省1个,前门襟装拉链。 2、测量要点 ⑴裤长

自体侧髋骨处向上3cm左右为始点,顺直向下量至所需长度,(或踝骨以下2~3cm)。就长裤来说,裤长的终止点与裤脚口有关,裤脚口偏小,裤长受脚面倾斜角度的制约,而不能任意加长。脚口偏大,裤长可适量加长。脚口适中,则裤长在前述两者之间。

⑵腰围 加放1~2cm ⑶臀围 加放6~10cm 3、规格设计 号型:160/68A

裤长TL:0.6号+(4~6)=100~102 直裆BR:0.15号+(3~4)=27~28 腰围W:W﹡+2=70 臀围H:H﹡+6=96

脚口SW:0.2H+(0~2)=20 4、结构制图

女西裤结构制图 号型:160/68A

裤长:0.6号+(4~6)=100~102

直裆:号/10+H/10=25(不包括腰头)或H/4

直裆与人体身高和体型有直接关系,一般中间体在臀高线下7~8。 腰围:W﹡+2=70 臀围:H﹡+8=98

脚口:0.2H+(0~2)=20~22

零部件

女西裤的零部件主要有侧缝袋布、垫袋布,门里襟、裤腰

三、复习女上装衣身原型和袖原型制版 1、文化式原型各部位名称 2、女上装原型衣身制版 3、女上装原型袖制版

四、复习领型、袖型、省道转移、褶裥的变化 1、领型变化

⑴无领:一字领、船形领、圆领、 、“V”字领、方形领 ⑵立领:中式领、叠门立领、连身立领 ⑶企领:分体企领(衬衫领)、连体企领 ⑷扁领:披肩领、海军领、波浪形扁领、连帽领 ⑸驳领:平驳头西装领、戗驳头西装领 2、袖型变化 ⑴一片袖 ⑵二片袖 ⑶其它袖型

3、省道与褶裥的转移变化 ⑴省道的命名 ⑵省道转移的方法 ⑶省道转移的应用 ⑷省道分割线的变化 ⑸褶裥的变化

第一章 变化款女裙、女裤的结构制图

第一节 变化款女裙的结构制图

一、裙子的分类 (一)、长度分类

号型:160/66A X=6~8cm

1、超短裙(四分裙) 0.2号+X=40~42 2、短裙(五分裙) 0.3号+X=54~56 3、齐膝裙(六分裙) 0.4号-X=58~60 4、中庸裙(七分裙) 0.4号+X=70~72 5、长裙(八分裙) 0.5号=80

6、曳地裙 0.6号=96~100 (二)、腰部分类 按裙腰位置分类:

有束腰裙、无腰裙、连腰裙、低腰裙、高腰裙之分。

其中束腰裙腰头宽2~3cm,无腰裙在腰线上方0~1cm,连腰裙腰头宽3~4cm,低腰裙在腰线下方3~4cm,高腰裙在腰线上加7~8cm。

1、束腰裙我们一般定为基型裙。

2、低腰裙把美的部位显示出来了,但体型一定要美。 3、高腰为高腰+连腰结构

我们在观察裙流行趋势时,要看裙长度和腰部的变化。 (三)、裙摆大小分类 (四)、外形轮廓分类

按廓形分类,可分为方形(如直筒裙)、三角形(如A字裙和喇叭裙)、倒三角形(如啐实褶裙)等。除此之外还有以裙片片数分类,裙的褶裥形式分类。穿着用途分类等。

二、裙款变化原理

裙子结构变化的方法是在常规裙的基础上,进行变款结构的处理。具体操作可以采用基础裙片进行剪切、展开、移位、合并与变形来实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