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论文——京剧品鉴

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发展到汉代的角抵、百戏、唐代的参军戏以至歌舞戏,就逐渐有了综合艺术的趋势。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最初的完整形式。元杂剧和南元南戏的出现,使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备,有了比较完整的剧本。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布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阶段。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京剧就是在这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化、提高而形成的。京剧形成迄今,虽然不过一百多年,但它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积累深厚。京剧在北京崛起后逐渐流传全国,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京剧发展大体可分以下几个历程和阶段:1.约1790年—1880年为孕育形成阶段;2.1880年至1917年为成熟阶段;3.1917年—1938年为鼎盛时期;4.1938年—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5.1949年建国后,京剧获得了新生,开创了繁荣的局面,其间也有曲折。 一. 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时期 1、北京剧坛面貌

从1790年到1880年,正是清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期间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封建皇朝的统治。这一时期,清王朝的统治已巩固,农业生产增长,商品经济也日益发展,这些为戏曲演出提供了物质保证。各阶层人士对娱乐的需求,清朝统治者对戏曲的钟爱,促进了戏曲演出的发展。 2. 四大徽班进京

1790年扬州盐商江鹤亭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组织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进京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腔、高拨子以及罗罗、梆子各种腔调,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在宫中的祝寿戏演罢,“三庆”班并未南返,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它很快就压倒了秦腔,很多秦腔演员为谋生计而投入新兴的徽班,结果就形成徽、秦两班合作的局面。继“三庆”班接踵而至的徽班有“四喜”、“春台”、“如春”各班,合“三庆”班世称“四大徽班”。徽班很快在北京舞台上取得了主导地位。 3. 汉戏进京给徽戏带来的变化

道光年间汉戏艺人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进京献艺,他们并未单独挑班演唱,而是参加徽班。汉戏进京并搭入徽班演唱,使徽班的演出阵容更为强大,在北京舞台再次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为北京皮黄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戏搭入徽班,给徽班带来了不少变化。首先,汉戏艺人将汉戏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带到了徽班,丰富了徽班的剧目和表演手段。其次,原来秦腔、徽班、京腔都是以旦角戏为主,领班人也都是旦角演员,如魏长生、高朗亭等,汉戏进京后,演男性角色的剧目日多,尤以老生为主的剧目数量最大,提高了戏曲舞台反映生活的能力。 4. 京剧形成的标志

京剧是在徽班内逐步孕育、演化而成的,是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相互交流、结合、融化,从而产生的新剧种。这个过程,从徽班进京的1790年算起,大约经过了五六十年。 中国戏曲剧种的区分,最明显的标志是在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京剧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建立了以皮黄为主的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北京字音和湖广音的结合,形成了京剧演唱语言的规范。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代替了原先的笛子,为京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二个标志是剧目的题材范围扩大,有关政治历史方面的题材有所增加。结构上继承并巩固了分场体制,七字句、十字句的板腔代替了长短句的套曲体。 第三个标志是演出形式已趋规范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班组织和演出规制。角色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化妆亦有规范,旦角贴片子,净角勾脸谱。表演程式化、虚拟化、舞蹈化。表演程式是历代艺人长期创造的结晶,代代相传,师徒递嬗。舞台布局统一为三面向观众,一面是后台,台上设一桌二椅。 以上是种种标志着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已经形成。 二、京剧的成熟时期 1. “前三杰”到“后三杰”

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一个时期的表演艺术特点,总是从演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演员。在京剧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习称“老生前三杰”。京剧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习称“老生后三杰”。

京剧形成之初,沿袭徽班的集体制。至谭鑫培崛起后,逐渐过渡到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名角挑班制”。这种制度形成后,以主要名角为首,其他演员按技

艺高下分出档次。主要演员总是演主角,其他演员为其配戏。最好的演员演戏放在演出的最后(谓“大轴”),第二位演员放在倒第二(谓“压轴”)。主要演员自行聘请专门的琴师、鼓师,还有专门的舞台美工人员(检场)、化妆师。演员的收入也由固定的“包银”改为按百分比分成,演员不再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戏班,可较自由的在各班社间流动。名角挑班制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取代凝固的封建封闭关系,特别是固定包银制向戏分提成制的过渡,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在京剧领域中得到渗透,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2. 表演、唱腔、舞台美术的成熟和发展

本历史时期,京剧艺术角色行当更完备,表演艺术(唱、念、做、打)更精致、细腻。行当方面,出现了武生、老旦、红生等行当,旦行进一步分青衣、花旦、刀马旦、玩笑旦等,花脸也分为“铜锤”、“架子”两行。这些划分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与某些表演流派的形成密切结合。京剧的曲调更丰富,也更讲究韵味。身段动作要求美观,一抬手、一投足都有一定的格律,还出现了一些表演上的“绝活”。音乐伴奏逐渐形成由管、弦、打击乐组成的乐队(文、武场)。 舞台美术也出现了求新、求美的趋向。如上下门“出将”、“入相”的彩帘,桌围椅披的装饰,演员的服饰、盔、戏靴及各种道具,各自都有一定之规而形成定制,脸谱也趋向精致。 3. 南派京剧的初步形成与女班的出现

同治六年(1867)上海新建的戏院“满庭芳”赴津邀角,京剧艺术开始从天津传到上海。此后随着京、津两地京班艺人的大批南下,上海开始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京剧艺术中心。 由于租界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及物质条件,使南下的京剧艺术走上了与北京地区并不相同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一种新的区域性派别——与“京朝派”相对的“南派京剧”。 被称为“坤班”、“髦儿戏班”的京剧女班最初产生于上海。以后,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了女班及女演员,不久又发展到全国各地。民初,各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演员。 4. 京剧科班与戏校

京剧的教育体制,最早是“投师学艺”,咸丰、同治年间有了专门培养演员的科班。科班有专职的教师,还有系统的教育程序。这种教育体制的进步,是京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京剧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