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课程设计题目...................................2 2.任务分析.......................................2 3.解题分析过程...................................3

3.1顺序移动方式..................................3 3.2平行移动方式..................................6 3.3平行顺序移动方式.............................. 9

4.三种移动方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12

4.1零件的三种移动方式的比较.......................12 4.2三种移动方式的综合分析.........................12

5.设计最优方案..................................13

5.1设计移动方式.................................13 5.2设计小结....................................16 6.课程设计总结..................................16 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题目

现要加工n 个相同零件,n=8+学号个位数,共8道工序,工序如下:

请设计一种你认为好的方案,说明设计方法、过程、理由、结果,并输出该方案的总加工时间、总设备等待时间、总设备闲置时间,flexsim 仿真结果,工序图、以及方案分析报告。

设计要求:提交设计说明书。 2.任务分析

本题要加工的是17个(n=8+学号个位数=8+9=17)相同的零件,共经过8道加工工序。其中,工序一、工序二分别有两台可用设备,工序七有三台可用设备。同时,工序二与工序三之间、工序四至六之间、以及工序八与其他工序之间无先后之分。设计过程中,如果只考虑总生产时间最短,整个工艺过程管理起来将会很复杂。我设定了一个最优方案的标准,即在总生产时间尽可能小的前提下,将工艺过程优化,使组织管理更加方便,而且,还要考虑到设备的闲置时间、设备的等待时间以及任务的等待时间。

在设计过程中,我考虑到了不分先后顺序的工序中设备可以同时启用,零件采用交叉往复的加工顺序,一定能缩短总生产时间,但是,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受物流的影响将很严重,导致整个车间的物流混乱,使其效率下降。

综上所述,我认为题目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好能够同时加工的工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于多个机床加工如何合理分配。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三种典型的移动方式,即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如果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的移动方式不同,就会造成零件的总加工时间,任务等待时间,总设备等待时间,总设备闲置时间的不同。我主要考虑先通过以上三种移动方式得出不同的方案,再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取每种方案的优点,尽量克服其确定,以此作为参考,最终设计一个符合题目与所设定标准的最优方案。

3.解题过程

分别用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对生产过程进行仿真。

3.1顺序移动方式

顺序移动方式特点是每批零件在前道工序全部完工后,才整批的送到后道工序加工,即零件在工序间是整批地移动。由于一批零件在各道工序上的加工是连续进行的,而且在工序之间的衔接上也是连续进行的,因此又称这种方式为连续移动方式。

画出其工序图如图所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