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 精品

2018年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选练题(8)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2017-2018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七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仿照加点的句子,以“青春”为对象,在空格上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修辞,想象合理,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青春之于人,缘于唯一,方显弥足珍贵。不论你卑微如小草,还是巍峨如高山,你的青春也难以永驻,更难以二度。所以,聪明的你,请珍惜青春吧。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____①:____②:_____③:如果你能珍视青春,尊重你的竞争对手,善待你身边所有的人,正视人生路途上的坎坎坷坷,挖掘你的智慧和毅力,精心设计你的人生远景,无愧于你的当下。我相信,你的青春己经被延长了,虽然在你,并无知觉。

【答案】青春是清晨露珠,虽晶莹剔透,但瞬间蒸发 青春是海上怒潮,虽波涛滚滚,但顷刻即退 青春是月夜昙花,虽幽微素雅,但瞬时凋谢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仿句能力。作答时要参照例句“青春是雨后彩虹,虽艳丽夺目,但转瞬即逝”,以“青春”为对象,使用比喻修辞进行仿句,注意所仿句子要与整体语意和谐一致。 2.【17届甘肃省陇东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在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将下面这段文字重组为三个句子,每句均以“静”字开头

中国古典园林不论依傍何种建筑流派,都要以“静”为自己的独特韵律。有了“静”,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而失去了“静”,它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静”是不依傍何种建筑流派的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韵律;“静”能使全部构建会组合成一种古筝独奏般的淡雅清丽;“静”一旦失去,园林内在的整体风致也就不可寻了。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主宾互换的句式转换题,三句都以“静”开头,即变换“静”为主语,而要保持语句的通顺性,还要相应调整或增删个别词语。

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有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房价高涨,市政府立即作出反应,进行调控。现在,房价已出现环比略降的态势。老百姓心里安定了,只要实现了住房梦,就能让社会稳定下来,而社会穗定下来,老百姓就一定能有满满的幸福感,国家也必然会富强起来。 ①实现了住房梦,也不一定能让社会稳定下来。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②社会稳定下来,老百姓也不一定就能有满满的幸福感。 ③老百姓的满满幸福感

也不是必然能让国家富强起来。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严密。推断时讲究逻辑的严密性。比如该题在推断时思维不缜密,逻辑错误。因为社会稳定,老百姓满满的幸福感和国家富强三者之间并不是因果关系。

4.【甘肃省临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下图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徽标志,请写出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

【答案】翻卷的浪花象征海峡,寓意台湾与大陆被海峡隔开。两只相对的手,代表海峡两岸,两手欲握,形象地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两只大拇指构成一条船的模样,象征海峡两岸的联系不断加强。

5.【2017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假如你是一名导游,组团到赣州一日游,请你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将下表内容告知已经到达候车室的游客。(不超过50个字) 车型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途径地 返回时间 旅游景点 10月1日8:10月1日9:宇通 00 00 赣县 10月2日10:通天岩、郁孤00 台、八镜台 【答案】各位旅客,今天8点我们将乘坐宇通客车,途径赣县,9点到达赣州,将游览通天岩、郁孤台、八镜台,明天(2号)上午10点返回。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需要注意日程的安排,具体的时间、地点、事件等情况的介绍,语言要求要简练、得体。如9点到达赣州,将游览通天岩、郁孤台、八镜台。注意字数的要求。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 ①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②柳士师:柳下惠。士师,狱官。《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因“直道事人”三黜。③桂江:漓江,此处指柳宗元将要前往的柳州。④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以叙事起,勾画出诗人和朋友屡遭挫折的经历,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B.诗人巧妙地以典明志,“事异”二字带有自嘲的口气,暗含对当政者的不满和牢骚。 C.“名惭”意为自己的声名比不上柳士师,表现了诗人仕途不顺因而声名不显,心情失落。 D.“并”“尽”二字有情有致,描绘出两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并影荒郊,翘首仰望之景。 E.诗人以“回雁”“断猿”反衬离别之情,诗境也变得凄厉了,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2.“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是柳永名作《雨霖铃》的结句。比较这首诗的尾联和《雨铃霖》的结句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答: 【参考答案】

1.CE [C项“名惭”是对刘柳齐名自愧不如的谦辞,表达了诗人对柳士师的敬重之意。E项“反衬”不恰当,应为正衬,以哀景写哀情。] 2.(1)内容上:

相同点:情感相同,都是抒发离别之愁绪。

不同点:对象不同,柳词抒写爱人离别之愁,刘诗抒写朋友离别之愁。 (2)艺术手法上:

相同点:同为想象别后之景,采用虚写手法。

不同点:柳词直抒胸臆,以千种风情衬尽羁旅愁苦,人间别恨;刘诗以想象之景结情,寄离

④①

情于山水(或者答“有所思”一语双关)。 【作者: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刘禹锡的诗,无论短章长篇,大都简洁明快,风情俊爽,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直气势。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谁在深夜祈祷 江少宾

佛香盘旋。从我家的防盗门到她家的防盗门,不过五米,这段花岗岩铺就的楼道,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她刻意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左邻右舍发生任何交集。说是左邻右舍,其实就是门对门。城市到底不比乡下,所谓的邻居,往往都是陌生人。

这让我想到一位古稀老人,那时候我刚刚大学毕业,租住在庐州城南的一片平房里。老人的腰身已经完全佝偻了,又有些耳背,因此基本上不和邻居们走动。有一次,我撞见老人在走廊里拾起一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心里有些好奇,当我将手习惯性地探向自己的口袋时,老人立即举起那张窝成一团的纸币,“可是你的?”我笑着摇了摇头,“真不是你的?”老人继续举着那张纸币,他的穷追不舍既让我有些诧异,又有一些难为情。我正想着如何脱身,邻居们忽然都从门后闪了出来,他们的神情让我确信,他们已经知道了我和老人之间发生的事情。那时候防盗门还不太盛行,但每家每户都要在木门外面再安装一道铁栅门,铁栅门上蒙着一层深色的薄纱。深色的薄纱,自然的隐身术,遁藏着无数双偷窥的眼睛。他们果然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眉飞色舞着,仿佛老人捡到的不是一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而是一笔惊人的巨款。

那张脏兮兮的面值五元的纸币,最终还是无人认领,但那一次非凡的经历,却让老人养成了捡钱的习惯。然而,老人捡钱的频率实在太高了,第一天,他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第三天,他又在走廊里举着一枚硬币,“菊花”中间有一个小孔……这时候大家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原委,老人于是挨家挨户地敲门。没有人开门,大家都在忙着,没有人愿意为这个自作聪明的老人浪费哪怕一分钟!我承认自己也没有开门,我不愿意陪老人玩这种拙劣的把戏,那只会沦为大家的笑柄。那时候,我还无法理解这个行为怪诞的老人。

我在那片平房里寄居了三年。三年里,没有一个人来探望过这个弯腰驼背的古稀老人。他从何而来?膝下有无儿女?邻居们都不知道这些信息,唯一能够确认的是,老人姓秦,自称“退休职工”。在漫长的独居生活里,老人的耳朵已经完全聋了,腰几乎弯成了虾米。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