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布置理想的家居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第十五册(人美版)) - 图文

第十课 布置理想的家居 教材 教案 讲义 教学设计 教学参考 教学案例(初二美术

第十五册(人美版))

作者:刘黛琳

[教材阅读]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设置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包含的美感产生兴趣,探究其中的审美因素,提高学生的生活品位。实际上,家居的美化与布置在学科知识中属环境艺术设计范畴,学生往往对其艺术属性很少关注。本课从营造家庭氛围出发,通过对居室及主题墙面的设计,将学生引导到居室美化这一新知识领域中去,为他们一生在此领域中的探寻和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这是作为一个追求高尚生活的普通人所需要的。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教材中出现的图例绝大多数是学生作业。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按照自己的心愿去设计理想的家居环境,并不一定要设计现在实际生活的居室,因此学生很有创作冲动,即使是家居环境不太宽敞的学生,也会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这就保证了作业的良好情绪。从版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设计各有特点:

1. 从手法上:有绘画、有剪贴。

2. 从工具上:有水彩、有马克笔、有水粉。 3. 从形式上:有单色、有彩绘,有平面、有立体。

4. 从内容上:有只设计一间屋子或一扇墙面,也有设计出整个单元的。 从以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确实是各展才华,体现了个性化设计的多彩风格。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发现,作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能力是比较强的,表现在设计意识、审美水平和制作效果三个方面,从任何一幅作业分析,都可以给同龄的学生以很好的启发。像单线平面图表现出的单纯、统一、规范,体现出作者工作作风的严谨,对家居生活整洁、一丝不苟的追求。第25页右上图的主题墙设计图,体现出的是作者的抒情风格,多彩的墙面、柔和细腻的纹饰和纹饰下方的柱形装饰都显出对浪漫生活的向往,而电视柜中整齐摆放的CD盒、磁带盒却显示出作者生活中有序的一个侧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版面,逐渐将教学引向深入。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 显性内容与目标

居室美化的平面设计与效果图制作。

(1)房间平面尺度与家具一般尺度的基本概念。 (2)房间使用功能与美化的正确关系。 (3)房间色彩与情调的营造。 (4)家居绿化与美化装饰。 (5)设计效果图的制作完成

剪贴效果图手绘效果图电脑制作效果图 2. 隐性内容与目标

(1)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细致、耐心、认真完成制作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品质。 (3)对身边事物观察、理解的敏锐程度。

(4)自信、个性培养和倾听师长同学意见的包容胸怀。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居室的布置设计方案。

难点:设计中创新意识、功能意识和审美意识的完美结合。

(五)学习材料

本课采用的学习材料应根据学生设计的主题灵活自主选用。例如:用绘画方式表现,可选用水彩、水粉、单线白描、马克笔及综合几种工具材料完成。用工艺方式表现可以选用纸、布、卡纸、特殊肌理的纸、小竹棍、绳、吹塑板等材料用拼、贴的方法完成,也可在此基础上加以彩绘及其他手法装饰,使效果更好。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

模拟装饰装修公司为乙方设计家居布置方案,以增加本课的情趣性和可行性。

教师:模拟公司经理。

学生:50%模拟公司设计师,50%模拟委托人,实际形成每两人一组设计一个单位效果图的组合。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 生活中,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哪里? 一提到家,想到最多的是哪些词汇? (学生说的同时)板书。 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家。 教育教学目标 导入正题。 温暖、温馨、亲情、亲切、父母、兄弟、姐妹、灯光、炉火、餐桌、关爱、休息、放松、节假日、…… 这些温暖、亲切、充满生亲人之间的言行,室内的活气息的氛围靠什么来陈设、装饰、色彩、灯光营造? 营造的气氛…… 联系我们学过的美术知学生讨论。 识和生活中的实际感受来想一想:怎样的家居布置才是最理想的?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环境?讨论一下。 每组推举发言人把大家学生发言。(可以各抒己讨论的主要内容谈一谈,见,不一定准确。) 其他同学注意听,然后归纳出重点。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在教师引导下逐步归纳出正确的结论。 出正确结论。 (可出示课件文字) 课件及课本作品欣赏。 欣赏、评述。 可做少量点评或提问某

引导思索。 进一步切入主题:家居设计包括哪些因素。 引导学生探究。 家居设计的基本目标:功能与美化的协调统一。 广泛引发兴趣,逐步接近正确理论。 经思考、讨论,提高对家居美化的认识和了解。 从具体实例中印证家居美化布置的知识和方法。

个学生,对范例加以评述。 分组。(每2人一组,一人为设计师,一人为甲方。) 每组设计一个单元方案。 (可选择一间居室、一个单元居室,均可辅导、答疑解难。) 提出问题:应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 小结。展示优秀作品。 开始实施设计:两人商量居室布置效果图。 方案并确定制作方法,制设计制作。 作效果图。 讨论,直至总结出若干可行的评价点。 评价:自评、互评,发表自己的见解。 赏析。 深入认识居室美化的要素,能提出独立见解。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对隐性目标的辨识能力。 进一步强化学生印象,领会本课内容,希望未来影响学生实际生活。 设计二

实例研讨式。在上周课后布置学生回家将目前居室摆放情况做一简单草图,本周全班分析。在分析、学习、提高的基础上重新为自己的房间或全家设计一幅家居平面布置效果图。(课堂教学步骤略)

(二)解决重点与难点的要点

作为探究性学习模式,本课重在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用智慧美化自己的生活。有关环境艺术的知识,如居室布置的审美原则等,学生不可能全部自己“探究”出来,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一方面引导学生思索,一方面帮其总结归纳,师生互动将重点、难点解决。另外,允许学生虚拟家庭状况,因为学生未来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只要学生能做出有创意、功能合理、制作精美的效果图来,都应予以肯定。

(三)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本课学习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1. 尺度方面。学生平时可能不太清楚一般居室规格与家具规格,教师应在预习中布置学生测量,并提示以自己和家长的身体为依据,也从人体工程学方面帮助学生入门,避免出现尺度与实际不合的笑话。也可以把居室按实际尺寸比例先做成一个图版,上面只标门窗位置。然后将大小家具按同一比例做成二维卡片,在居室中摆放、变换位置,直至满意为止。最后再用粘接剂固定即可。

2. 主题墙面的设计容易出现不会默写家具电器的问题。教师可在预习布置时,提醒学生事先将自家的电视、书柜、盆栽、花架或沙发、壁灯等物作一些单线速写,课上作业时把这些资料画到设计图上即可,以采用二维方式表现较好。教师可在辅导时给予帮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